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世子妃她只想赚钱 > 第90章 扭转舆论

第90章 扭转舆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场就有人抹起眼泪来,“没错,我儿子就上战场保家卫国,他才十五岁,就算他打了败仗是我家的英雄!”

“没错,我家女婿也在前线打仗,希望他能平平安安的。”

“我大哥的跛脚就是在战场上伤到的,自从他伤了腿后就一蹶不振了,我要回去告诉他,他是为了保护大家才受伤的,跛脚不是他的耻辱,而是他保家卫国的勋章!”

刚才就属盛安和长衫男子两人言辞最过分,风向转变后大家都用极不友善的目光看着他们。

长衫男子赶紧撇清自己,“你可别胡说,我才不是那种不识好歹的人。”

盛安赶紧附和他:“我只是、只是被人蒙蔽了。”

“我们的今日的安稳生活是将士们用生命换来的,你们不但不心怀感激还在这里污蔑诋毁他们,这是人能做的出来的事吗?”见其他人被自己镇住了,傅知乔继续说道:“我反正是不相信端亲王会谋反,要是他真有谋反之心怎么还会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到战场上去呢?”

北疆一带是苦寒之地,在这种环境下作战一不小心就会把命丢在那儿,众人一听,好像是这么个理!

虎毒还不食子呢,端亲王不可能不在乎他儿子的命。

那可是他唯一的儿子啊!

*

太白楼的小院,傅知乔的专属房间里。

“叫你找的人都找好了?”

“找好了,办完这件事他们就会改名换姓,永远的离开京城。”盛安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打扮,按照傅知乔的要求,他找了好些人扮作普通百姓将傅知乔早就准备好的话术传播出去。

起初京城的的百姓们只是将打了败仗这件事当茶余饭后的谈资,经过傅知乔故意引导风向,渐渐地,为将士们鸣不平的人多了起来。

不利于端亲王府的舆论,渐渐被翻转过来了。

安丰镇不是守住了吗?凉州城不是好好的吗?吃了一两次败仗又如何?

战局未定,未尝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很快,傅知乔的计划就有效果了,至少在民间,已经没有谢卓是受了端亲王的指使才故意打败仗的言论了。

随着话题慢慢发酵,越来越多的人都恢复了理智,京城满大街都出现了为前线将士打抱不平的人,再也没有人责怪他们吃了败仗。

民间风向改变,王府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

谢和山召见了盛安。

面对老王爷,盛安不敢有隐瞒,一五一十的跟他讲述了傅知乔的计划和事情的经过,听完盛安所说谢和山若有所思。

这个女子倒是个聪明的,若不是家世太差倒是能给卓儿当贤内助,当然了,谢和山也只是瞬间的感叹而已。

王府派去的人已经到了凉州,本想着等他们打探清楚消息再行动的,如今民间的风向已经扭转过来了,那么朝堂之上他也不能继续放任下去了。

亲王卷入篡位的阴谋,这让每日上朝的气压也变得越来越低,篡位这个罪名太敏感了,在皇上的态度尚未明确之前臣子们也不敢有意见。

谋反一事兹事体大,皇帝虽然没有派兵到王府守着,但谢弛已经好几日没有上朝了,他差不多是被软禁在了王府内。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阵死寂之后,有人站了出来。

御史大夫邝博明弓着身子,沉声说道:“近日关于端亲王世子谢卓的传闻,不知陛下可有耳闻?”

邝博明是世家大族出身,同属世族派系的,他自然是站在端亲王这边的。

邝博明不卑不亢:“蛮夷进犯,事态紧急,我大魏数十万将士严守凉州护卫百姓安全,陛下断不可听信谗言,寒了所有将士们的心呐!”

邝博明这话表面上是体恤前线战士辛苦,实际上是为谢卓开拖,说他并无谋逆之心。

承德皇帝的脸色如常,看不清喜怒。

“臣附议!”

“臣附议!”

几个与王府交好的大臣纷纷发话。

“够了!”承德皇帝出声阻止争执不休的朝臣们。

一时之间,众臣子都不说话了,只等着皇上给出最后的答复。

“此事尚未调查清楚,往后再议!”承德皇帝一挥袖子走了,留下群臣愣在原地面面相觑,陛下这是何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