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长岳早就为女儿打算好了,傅家是商贾出身,高门大户的怕是看不上自家的出身,他也不愿意让女儿嫁入高门后被轻视,所以把找女婿的目光放在了寒门学子身上,再不济,就给她招个赘婿。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看中了赵均回。
傅长岳对赵均回的评价是“腹有诗书,谦谦君子。”
赵家是书香世家,祖上也曾出过进士,虽然如今的赵家早已落败,但目前族中依然有人在京城里当官,只不过赵均回是旁支,与赵家核心圈子离得远,并不受到家族的重视。
故而,赵家在禹州顶多算得上是小康之家。
傅长岳看中赵均回的潜力,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愿意拉他一把。
他想着,将来等赵均回入仕,傅知乔就是正儿八经官家夫人了,再者,赵家看在傅家尽力扶持赵均回的份上,自然是不敢轻视傅知乔的。
这也是傅长岳从一众青年才俊挑中赵均回的原因。
赵家整体条件虽然比不上傅家,但总的来说差距不算太大,结成亲家倒也合适。
赵家这边也觉得与傅家结亲不失为一门好亲事,赵均回一表人才,年纪轻轻就考上了举人,将来科考及第,上有家中族老点拨,下有傅家的财力作为助力,仕途必定能一路通畅。
说到底,傅家看上了赵均回能当官的潜力,赵家则将傅家视为钱袋子。
两家确实有结亲的意向,但也没到定亲那一步。
本来计划是等傅知乔及笄后再正式给两人定亲的,谁知傅长岳出了意外,更何况,按照子女守孝的规矩,傅知乔三年内不能嫁人。
赵母看的很现实,她愿意与傅家结亲,是因为傅家雄厚的财力对自己儿子的仕途有帮助。现在傅长岳没了,傅家已经被二老爷傅明杰接管,那她与傅家的口头约定也就不作数了。
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来傅家取消定亲。
“柔岚,我今日上门,是有件事想同你商量。”赵夫人满脸的温柔和气,说出的话却是很冰冷,“你我两家虽有定亲意向,但眼下……还是作罢吧……”
她扭着手里的帕子,眼含歉意,取消定亲确实是赵家不太地道,但为了儿子的前途她不得不这么做。
赵均回很快就能下场科考了,凭借他的才华一定能考个好名次的,届时功名在身还怕找不到好人家?所以,赵家不可能白白等傅知乔三年的。
三年守孝期只是个名头,真正的原因赵夫人和余柔岚都心知肚明。
赵家无非是看老爷没了,傅家没有扶持赵均回的能力了。
余柔岚脸上的笑容淡去,双手死死的捏着手心,心中气血翻涌,她紧咬着牙:“赵夫人说的没错,玩笑话确实做不得数。”
听余柔岚这话,赵夫人便知道她这是同意了,她也没想到余柔岚这么就答应了自己的请求。
“知乔是个好孩子,是我家均回没有这个福气,柔岚,你别怪我……”
不答应也没法,定亲一事只不过是两家私底下的交谈,从没有放在明面上讨论,也并未交换信物,此时取消对双方都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余柔岚还能说些什么,难道要她放下脸面去挽回这段亲事吗?
当初这定这门亲是老爷的意思,要是他知道这亲事结不成了恐怕也会失望吧,余柔岚从怔忪中回神,偏过头不想多看赵夫人一眼,她站起身,“来人,送客!”
赵夫人欲言又止,最终什么都没说,在她眼里没有什么比儿子的前途更重要。
送走了赵夫人,余柔岚独自坐在房里,面色越发的难看,取消定亲是赵家背信弃义,但赵夫人说的也是事实,傅知乔面临的是三年守孝期。
女儿要被耽误三年,有哪个人家会等她三年,余柔岚想到女儿的未来,她的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掉。
傅知乔一进门就看到余柔岚忧心忡忡的模样。
“娘,何事闷闷不乐?”
余柔岚本不想把这些烦心事告诉她,但事已至此,再瞒着也没什么用,于是就捡着重点跟她说了一遍。
傅知乔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取消定亲这件事上,她压根就没记起来原身还有定亲这一出,现在听余柔岚一说才想起来,问:“是叫赵均回?”
余柔岚点点头。
傅知乔脸色一喜,她巴不得亲事取消,她才这么点大怎么能嫁人呢!
余柔岚不认同的看着她:“被退了亲,万一传出去你日后要怎么办?”
“娘,两家只是有定亲意向,都还没谈成呢,又哪里来的退亲一说?”
余柔岚哑口无言。
“天下好儿郎那么多,难道没了这门亲事,我的日子就过不好了?”傅知乔开导余柔岚。
突然,一个丫鬟急急跑来,“夫人,门房来报,说赵家公子求见。”
余柔岚刚刚好转的脸色又沉了下来,“他还有脸登门,让他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