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萧渊紧盯着那些弹劾苏怀玉的奏章,双眼似要喷出火来,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周身散发着冷冽的气息。“砰”的一声,他把奏章重重摔在龙案上,怒声喝道:“简直荒谬!”这一声怒吼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吓得一旁侍奉的太监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
“传朕旨意,让大理寺卿即刻进宫,朕要他亲自彻查此事,务必揪出幕后黑手!”萧渊的语气冰冷刺骨,不容有半分置疑。太监哪敢耽搁,哆哆嗦嗦地领命后,便像逃命一般匆匆退下。
与此同时,苏怀玉在寝宫中也是如坐针毡。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脚步声急促而凌乱,每一步都踏在她焦虑不安的心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朝堂上那些大臣义愤填膺的模样,他们的指责声如魔音贯耳,让她感到窒息。她深知,自己不过是后宫中一个普通嫔妃,却因身世卷入这场政治漩涡,如今深陷其中,无力自拔。
“娘娘,您别太忧心了,陛下一定会护您周全的。”贴身宫女看着苏怀玉憔悴的面容,心疼不已,忍不住出言安慰。
苏怀玉苦笑着摇了摇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怎能不担心,此事已关乎陛下的声誉和朝堂的稳定,我不想成为陛下的累赘。若因为我,让陛下为难,我……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而在朝堂之上,以宰相林鹤天为首的保守派大臣仍在不遗余力地煽动舆论。他们私下聚会,地点选在林鹤天郊外一处隐蔽的别院里。庭院中假山流水,花草繁盛,此刻却被阴谋的阴霾所笼罩。
“此女身世特殊,若不加以惩处,恐怕会引起前朝旧部的异动,威胁我朝统治。”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他手中的拐杖在地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场阴谋敲响战鼓。
林鹤天轻抚胡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不错,我们必须借此机会,给皇帝施压,让他明白,维护皇室尊严和朝廷稳定才是首要之事。哼,不过是个后宫女子,却妄图凭借身世搅乱局势,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
在他们的策划下,民间也开始流传起各种谣言。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说苏怀玉是前朝余孽,妄图复辟,整个京城人心惶惶。那些谣言就像瘟疫一般迅速蔓延,使得原本平静的京城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大理寺卿赵铭接到圣旨后,只觉压力如山。他深知此事棘手,稍有不慎,便可能得罪朝中权贵,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但圣命难违,他只能硬着头皮上。
赵铭首先传讯了几位带头上书的大臣,然而这些大臣早有准备,个个油滑得像泥鳅。他们坐在大理寺的审讯室里,翘着二郎腿,一口咬定苏怀玉身世可疑,对背后指使之事却守口如瓶。无论赵铭如何旁敲侧击、厉声质问,他们都不为所动,还反过来指责赵铭偏袒苏怀玉。
赵铭无奈,只能从民间谣言入手,派出大量衙役,四处打听消息。衙役们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询问每一个可能知情的人。他们在茶馆、酒肆、集市中奔波,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经过一番艰苦的排查,终于有了一丝线索。一个街头混混酒后失言,透露出有人出钱让他们在市井中散布谣言。赵铭顺藤摸瓜,发现这些钱来自一个神秘的钱庄,而钱庄的幕后老板与林鹤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在赵铭准备深入调查林鹤天时,却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警告他不要再查下去,否则后果自负。信纸上没有落款,只有一行用鲜血写成的字,触目惊心。赵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圣命,违背圣意,他将犯下欺君之罪;一方面是未知的威胁,继续查下去,他和家人的性命或许都难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