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才刚刚探进苏怀玉寝宫的雕花窗棂,她便猛地从床上坐起,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散落。苏怀玉的双眼满是血丝,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与急切。回想起昨日在灵隐寺的发现,她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地加快,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催促着她,去揭开那段尘封往事的神秘面纱。
简单洗漱过后,苏怀玉随手抓了件衣衫披上,便匆匆向藏书阁奔去。一路上,宫女们见她脚步匆忙、神色凝重,都纷纷侧身避让,不敢出声打扰。
藏书阁内弥漫着陈旧纸张与淡淡墨香混合的独特气味。苏怀玉径直走向昨日未翻阅完的古籍书架,眼神急切地在一排排泛黄的书卷间游走。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一本本厚重的典籍,像是在与历史对话,试图从中寻找到那至关重要的线索。
不知过了多久,苏怀玉的指尖终于停留在一本封面斑驳、边角磨损的古籍上。她小心翼翼地将其取下,缓缓翻开。随着页面的翻动,一段被岁月掩埋的故事逐渐浮出水面:先皇当年微服出巡时,邂逅了一位名叫柳如眉的民间女子。柳如眉不仅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更是才情出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的温婉与灵动,瞬间打动了先皇的心。此后,先皇常常瞒着皇室众人,悄悄出宫与柳如眉相会。他们漫步在市井街头,品尝民间小吃;泛舟于碧波之上,共赏湖光山色,度过了一段如梦似幻的美好时光。
然而,这段跨越身份的恋情终究还是被皇室察觉。皇室众人认为柳如眉出身低微,与皇室门不当户不对,坚决反对这段感情。先皇虽贵为天子,却也难以抗衡皇室的威严和祖宗的规矩。为了保护柳如眉不被卷入皇室纷争,免受伤害,先皇忍痛割爱,将她送走,并命画师绘制了那幅饱含深情的画卷,以作纪念。
“找到了!终于找到了!”苏怀玉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双手紧紧握住古籍,仿佛握住了开启真相之门的钥匙。她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起身,向着萧渊所在的御书房奔去。
御书房内,萧渊正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地审阅着各地呈来的奏章。听到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下意识地抬起头。只见苏怀玉发丝凌乱、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陛下!”苏怀玉顾不上行礼,径直跑到萧渊面前,将手中的古籍递了过去,“您看,这上面记载了先皇和那位女子的故事!”
萧渊接过古籍,神色凝重地仔细阅读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脸上的神情也愈发严肃。读完后,他陷入了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看来这柳如眉与你必有渊源,说不定你就是她的后人。”他的声音低沉而沉稳,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在皇室复杂的历史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中,这样的身世可能会给苏怀玉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危险。
为了验证心中的猜测,苏怀玉决定寻找柳如眉当年的侍女翠姨。经过一番辗转打听,终于得知翠姨已年逾古稀,隐居在京城郊外的一个小院子里。
苏怀玉和萧渊再次乔装打扮,乘坐一辆朴素的马车,朝着郊外驶去。一路上,苏怀玉的心情忐忑不安,既期待能从翠姨口中得到确凿的答案,又害怕真相会带来未知的波澜。
马车缓缓停下,眼前是一座简陋却收拾得十分整洁的小院。院门口种着几株桃花,粉色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悠悠往事。苏怀玉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然后轻轻叩响了院门。
“吱呀”一声,院门缓缓打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出现在眼前。她身形佝偻,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仍透着一丝温和与慈祥。
“请问您是翠姨吗?”苏怀玉轻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老妇人微微一愣,上下打量着苏怀玉和萧渊,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我是,你们是……?”
苏怀玉连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要地叙述了一遍。翠姨听着听着,眼眶渐渐湿润,嘴唇也开始微微颤抖。但她还是强作镇定,目光紧紧盯着苏怀玉,像是要从她脸上找出熟悉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