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煦日光穿透雕花窗棂,洒落在后宫的宫殿里,在地面勾勒出斑驳光影。苏怀玉静坐在窗前,身姿被暖阳温柔包裹,手中毛笔如灵动游蛇,在洁白宣纸上来回游走。新话本的故事在她笔下徐徐铺展,字里行间皆是奇思妙想。这段时日,她灵感如泉涌,笔下故事扣人心弦,情节跌宕起伏,连她自己都深陷其中,沉醉不已。
苏怀玉完成一章节,搁下毛笔,轻揉酸涩手腕,起身伸了个懒腰,将手稿平整放在桌上,打算稍作休憩。她丝毫没料到,这份凝聚心血的手稿,即将掀起一场意想不到的惊涛骇浪。
裴昭,这位平日里就爱和苏怀玉暗中较劲的妃子,不知从哪儿听闻苏怀玉正创作新话本,且内容精彩非凡。刹那间,嫉妒之火在她心底熊熊燃烧,一个坏主意在脑海悄然成型——偷印苏怀玉的手稿,抢先出版,借此赚取名声与钱财,打压苏怀玉的风头。
裴昭狡黠眯眼,精心谋划。她不惜重金买通苏怀玉宫殿里的小宫女,趁苏怀玉外出散步、宫殿无人之际,小宫女蹑手蹑脚潜入房间,像只偷腥的猫,迅速拿走手稿。小宫女怀揣手稿,匆匆来到裴昭宫殿,双手颤抖着呈上。裴昭接过手稿,贪婪翻开,脸上闪过一抹得意冷笑:“苏怀玉,这次看你还怎么得意,你的心血马上就归我了 。”
裴昭拿到手稿,一刻都不敢耽搁,心急火燎找到宫外一家有名的书坊。书坊老板正忙碌,瞧见裴昭进来,刚要开口招呼,裴昭便急切说道:“老板,我这儿有个绝佳话本,你连夜帮我赶印,价钱好商量。”老板半信半疑接过手稿,随意翻看几页,瞬间被曲折情节、鲜活人物吸引,眼睛放光,当即答应裴昭请求。
几日后,印好的话本迅速在市面上流传开来。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热议这本新奇话本,百姓们争相传阅。与此同时,玄镜台的老板娘也听闻消息。玄镜台作为京城中颇负盛名的风月场所,老板娘向来嗅觉敏锐,擅长寻找新鲜玩意儿吸引客人。她听闻话本爆火,立刻意识到其中商机无限,便花重金从裴昭手中大量购进,摆在玄镜台显眼位置售卖。
不出所料,玄镜台因这本话本瞬间热闹起来。文人雅士们摇着折扇,结伴而来,一边品茶,一边翻阅话本,时不时交流心得;达官贵人也被吸引,坐着豪华马车前来,出手阔绰买走数本。店内伙计忙得脚不沾地,老板娘看着滚滚而来的钱财,笑得合不拢嘴。
苏怀玉发现手稿被盗时,起初还以为是自己放错地方,在宫殿翻箱倒柜,找得满头大汗,却毫无头绪。直到一天午后,她路过花园,偶然听到两个小太监在悄悄议论。一个小太监兴奋说道:“听说玄镜台最近卖的那本话本可好看了,据说是裴昭娘娘写的。”另一个小太监附和:“是啊,我都听好几个人说了,大家都抢着买呢。”
苏怀玉心中猛地一震,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她不敢耽搁,立刻前往玄镜台。踏入玄镜台,喧闹声扑面而来,她径直走向柜台,看到摆在显眼位置的话本,伸手拿起,翻开一看,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正是自己的手稿。苏怀玉又气又恼,一把抓住旁边伙计,质问道:“这是我的手稿,你们怎么能私自印刷售卖?”
伙计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一跳,结结巴巴说不出话。老板娘听到动静,赶忙过来,上下打量苏怀玉,一脸不屑:“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这可是裴昭娘娘卖给我们的,有契约为证,你可别血口喷人,败坏我们生意。”
苏怀玉又气又急,可对方有备而来,她一时拿不出有力证据,只能暂时作罢,回到宫中。她强压怒火,决定找裴昭当面对质。来到裴昭宫殿,苏怀玉推门而入,直截了当地质问:“裴昭,你为何偷我的手稿,还拿去印刷售卖?别再装了,我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