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是你上次稿费的全款,查收一下数目。”
“好的。”
“这一笔是上两个月的稿费尾款合并结算,明细表格我发你。”
“好。”
“这个是打车报销。”
“谢谢。”
直到古凛轻敲了一下桌面,对面的女孩才收回思绪抬起头看向她。
苏沐,一个挣扎在十八线温饱线的写文小作者,和古凛散发的都市气质大相径庭。
服务员拖着盘子来上饮品,没有多问,很自然的把冰美式放在了古凛面前。
剩下的热茶应该就是苏沐的。
不是说茶不好,而是气质排除法。
古凛栗色的大波浪头发自然的散落在肩颈两侧,入秋转凉后的纯白阔袖薄毛衣搭配剪裁得体的西裤搭配了一双方头小皮靴。
这些装扮都非常符合大家对于这座繁华城市里职业女性的基本印象。
反观苏沐,黑色头发垂下,发质因为从未烫染而乌亮柔顺,但身上穿了一件奶奶同款灰色开衫,配条纹桶裤,皮鞋是一丝不苟的棕色坡跟。
桌上放着个黑色保温杯,上面有些微的掉漆。
服务员走来的时候,看到两人的穿着对比,心里忍不住腹议:她保温杯里肯定装着红枣枸杞!
“我们以后不再合作了是吗?”
苏沐尽量让自己的语气看起来平静一些好掩饰自己烦闷。
成年人需要淡然的问出这句话,才不会显得自己好像少了这一份收入来源会怎么样似的。
“也不是不再合作,”古凛向后靠着椅背,“以后如果有需要我们也还是会优先问你。”
古凛是编剧林老师的助理,一直负责直接对接林老师旗下的众多写手们。
这两年她侧面了解到很多怀揣梦想的写手陆陆续续的来,又因为报酬和辛苦程度不成正比而陆陆续续的走。
像是苏沐这么稳定的反而是少见,只是现在的情况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
她眨了眨眼:“你也知道最近大环境,很多编剧、写手生存都很艰难,只好舍弃掉一些外部的合作,林老师现在改入股公司了。”
苏沐不自觉的抿紧了嘴。
这四年她见到过太多满怀信心和梦想,希望成为一个“作家”的人被现实和生活按在地上摩擦。
目前的大现状是它并不能使自己赚很多很多的钱,但是需要自己付出很多很多的爱。
她就这样坚持着写,耐着性子写,平淡且恬静的写了四年。
她有时很羡慕天才,因为他们和自己是相反的。
古凛见她又是想事情出了神,又轻轻敲了一下桌子露出微笑。
“你真的很爱思想漫游。”
“对了,”古凛从包里拿出名片盒抽出一张名片,“这个是我新做的名片,留作纪念,你也有我微信,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可以发信息找我。”
她顿了顿有些感慨:“毕竟你也是我入行合作最久的写手。”
苏沐伸手要拿,食指指腹不小心碰触到了古凛的指节,她像是被电似的向后撤了撤手,又再次去拿名片。
这次苏沐拿着名牌的最下一角,小心避免着肌肤的接触。
倒也不是嫌弃,就是单纯不太喜欢碰触到别人。
出咖啡厅的时候自然的光线早就不那么的充足,街边早已亮起排排路灯,高耸的商场表面镶嵌着一块块巨大的led屏幕。
上面轮番播放着高奢名模的时尚广告又或是现如今顶流明星们的各种代言。种类之多看得人眼花缭乱,绝美的面庞之后又是一张更加惊艳的面容。
看着变化不断的广告牌也只觉得时代像是无法琢磨的浪潮,推着我们前进。
也不知道会在何时将我们如浪淘沙一般的更替。
凉气拂面而至,伴随着一点点的轻微细雨,像是一双冰凉的双手从面部捧住的脸蛋,而后又向着领口的脖颈处侵略。
苏沐冷得拢了拢外套,快步走向了地铁站。
希望一会雨别下大雨,她可没有带伞,苏沐这么想着。
出地铁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雨也变大了很多,淅淅沥沥的下着雨透过橙黄路灯所打下的光束。
雨水浸湿了她的外衣,整个人已经被冻得微微发抖,跑步也并不能使自己的暖和。
穿过小区的这两百米仿佛跑了一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