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公公眼角虽含着笑意,脸上表情却没有太大的变化,瞳仁黑沉沉的,闪着异样的光,她觉得自己仿佛被一条毒蛇盯上,浑身毛骨悚然,加上雪夜冰冷,她头上顶风帽被吹的乱动,凛冽的风往衣衫里灌,冷嗖嗖的,冻得直哆嗦。
天渐渐暗下来,她只能来回走动,才不至于冻成个雪人。
雪地里都是她踩出的脚印,深一下,浅一下,积雪越来越多,她每跨出一步,脚便深深陷进雪地里,通体冰凉,难以忍受。
今岁冬天比往年要更冷些,不过初冬,便如此难熬,还不知往后该如何度过。
方梨抬眼望了望,透过暗淡的月色,望着巍峨宫门,风雪里的亭台楼阁,显得更加静谧安宁,宫墙上的砖瓦被大雪覆盖,在月色下闪着莹白光华。
武卫已换了一批又一批,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可那扇门后始终未有人出来。
她终于反应过来,这约莫又是对方给她的警告,到了别人的地盘,自然什么都是别人说了算。
可殿下交代给她的事还没做完,她不能回去。
方梨执拗地立在原处,双手摩挲着取暖,张嘴朝手心哈气,冷得双眼通红,直跺两下脚,才觉得好似活过来一般。
不知过了多久,宫门终于传来响动,她僵着脖子看过去,一个熟悉的人姗姗来迟,嘴里直呼抱歉,脸上却没多少歉意,“让你久等了,方才国主又交代了一堆事,这才耽搁了,姑娘饿了吧?要不要吃点东西?”
“不用了。”方梨摇头,问:“国君可愿召见公主?”
“那是自然。”他笑了笑,道:“这便派人去府上通宣召。”
方梨欠身应了,不再多待,翻身上马,赶回府里。
见她走远,身后小太监走上前,不解的问:“义父,国主既然要召见公主殿下,又为何要故意冷她几时?”
“你懂什么。”公公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比这寒冬还要冷几分,“这位公主殿下一到大夏境内便惹出那么多事,可见不是个善茬,若不好好惩治一番,她还真以为这是她的地盘了。”
想到国主的吩咐,他立刻头疼起来,“大王子殿下此刻身在何处?”
小太监想了想,应道:“应该是在府里吧,要不就是……”
他面露难色,后面的话有些难以启齿,所幸他不说,对方也能明白。
“他还真是心宽,都什么时候了尽想着这种事。”公公吩咐道:“去,派几个人把殿下找回来。”
小太监应声退下,召集人手,趁着夜色,快速往天云楼走去。
方梨回府时,赵槿也刚从外面回来,她想说的话卡在嘴边,疑惑道:“殿下,你去哪儿了?”
“去办了点事。”赵槿走进堂中,解下狐裘,抖落满身风雪,一边递给方梨,一边道:“你的事办的如何了?”
方梨刚要开口,将士前来通禀,说是宫里的旨意到了。
赵槿原本满眼疲惫,此刻登时精神抖擞,两步上前,方梨会意,再次为她穿好狐裘,却在系衣领时,手抖的怎么也系不上,赵槿低头看了眼,从她手中接过,无意间碰到她的手,皱眉问:“怎么这么冰?”
想了想,她道:“你留在府里,本宫一人去便可。”
“不行,奴婢……”
赵槿打断她:“若裴浔回来,你替本宫向他说一声,好让他放心。”
方梨见她态度坚决,自知说什么都无用,只好应下,但还是担心的多说了两句,“殿下一切当心,若有任何事定要遣人来说一声,奴婢和裴将军在府里等您回来。”
赵槿一愣,笑了,“知道。”
她往外走,将帽檐压得更低,大半张脸遮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微抿的唇和尖瘦的下颌。
方梨看她的身影消失在雪夜里,心下惴惴不安,来回踱步,时不时便望向院门口,双手紧紧交握,很是忐忑。
夜还很长,马车在雪地里艰难前行,车头挂着两盏灯笼照亮脚下的路。
冷风横扫,风雪漫卷。灯笼被吹得翻飞作响,车帘被掀起一角,寒意直直逼入。
整座皇城静的仿佛没有一丝人烟,听不到半点动静,只有马蹄踩踏积雪,车轮碾过的沉重声响。
赵槿闭目养神,感受到车子逐渐停下,遂睁开眼眸。
“公主,到了。”
武卫在外头呼喊,她重新穿戴好,躬身除出了车厢。
此行她并未带任何人手,因对方一句,入宫不可有侍卫跟随,以防某些人居心叵测,这不正是在对她阴阳怪气吗?说什么居心叵测,就差没指名道姓了。
赵槿云淡风轻的笑了笑,不带便不带吧,反正她孤身一人,也好过让旁人送死。
她踩着脚蹬下车,一片银装素裹的巍峨宫城就在眼前,她的神情仍旧平静,朔风吹过,她的帽檐上掉落大片雪花,错落有致的楼阁之上,不见一丝星光。
“殿下,请把。”武卫提醒的声音就在耳边,她收回视线,挺直腰背,踏入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