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送过来的呀?”
宋萍把东西从口袋里拿出来,放进解宬书包。解宬这才意识到,在最近的家庭闲聊中,林翊飏的名字出镜率格外高。他脱掉羽绒服,穿上厚厚的棉睡衣:“林翊飏送过来的。”
“那你可要好好谢谢人家,这大冷天的跑一趟。”宋萍把解宬脱下的羽绒服抱起来,挂在置衣架上。解宬的手往袖子里缩了缩,溜进卧室:“知道。妈,我先去打个电话。”
客厅里,宋萍还在兴致勃勃地和解铭聊天:“这孩子真不错,值得深交。”解铭正在削苹果,抽空回了一句:“是啊,各方面都很优秀。”“说不定,咱儿子终于又能多一个朋友了。就是不知道这孩子累不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不容易啊。”
两人同时沉默下来。他们都经历过学生时代,能感同身受。更何况,现在社会竞争更加激烈,新一代被迫负担本不该有的压力。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开开心心的。
解宬溜回寝室后,在心里计算时间。他不知道林翊飏怎么回家的,所以参考用时最久——搭公交的时间,将近二十分钟后才拨电话。电话接通后,却是有些沙哑的嗓音入耳:“……喂?”
解宬差点以为自己拨错号,不由得放轻声音:“你到家了吗?”片刻,传出一阵悉悉索索的摩挲声。“嗯,今天我和我妈回外婆家。我妈开车,挺快的,顺路。”
林翊飏的声音带着几分倦意,解宬试探道:“你……睡了吗?”“嗯哼。”
那人的尾音仿佛鱼钩一般,解宬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于是,他顺着往下说:“那你赶紧睡吧,我就不打扰你了,好梦。”得到回应后,解宬等对方先挂电话。
不对啊,他不是说还有作业要写。二十分钟真能做完这么多事?解宬凝视天花板,想了三分钟也没想出一个结果。他翻开日记本,在林翊飏的名字后面新添一个括号。
“林翊飏(精神状态?)(时间管理大师)”
用红色水性笔写下的内容,格外醒目。
躺在床上,解宬双目紧闭,脑子里浮现这两个多月发生的事。不知不觉中,他设计好的程序被打乱。似乎从两人把话说开的那天起,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和林翊飏亲近很多。做操、吃饭、比赛……林翊飏经常在他身边,而他也总是能在人群中一眼看到对方。
解宬突然想到一个词:温水煮青蛙。无形中的渐渐习惯,最为致命。
在陷入沉睡前,解宬迷迷糊糊地想,他们已经在成为朋友的路上了。
随着气温越来越低,高一上学期也接近尾声。期末月,大大小小的考试接踵而至。语数外一月两次小考,其余学科一月三次小考,月底还有一次大考。学生们苦不堪言:“这和高三究竟有什么区别!”
付婉钰缓和学生们的情绪:“考虑到的因素不同,没有可比性的。大家不用特别在意小考成绩,小考都是每个班自行阅卷,同学们就当作练习题来完成。”
话虽如此,但考试就像一只妖精,总是能吸走人的精气神。为了鼓舞学生们的士气,几个基地班的班主任商量一番,决定带学生们去徒步。当然,活动是肯定争取到校领导同意的。几位老师还热情地向领导们发出邀请,得到意味深长的回复。
“年纪大了,就不去扫兴喽。”
陈树讲得眉飞色舞,解宬在一旁看着他笑。林翊飏走在解宬身后,旁边是12班的班长。
“你小子真行啊,消息这么灵通。以后要是有什么事,向你打听准没错!”班长拍拍陈树的肩,表示委以重任。陈树挺起胸膛:“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绝对掌握一手资讯,让你站在消息最前沿!”
班长抱拳为礼,陈树同样回敬。两人神情郑重。
解宬贴心补充一句:“你悠着点,小心玩脱。”陈树摇摇头,故作深沉:“三年同窗,你还能不知道嘛。我的消息渠道绝对正规,保证真实,不用担心。”
不真实的话,被人传播就叫谣言。谣言的威力是让人胆寒的,被它中伤过、杀死过的不在少数。
徒步的出发地是九中高中部,目的地是东山。三个班的队伍,规模不算很大。周六,早晨七点。学生们沐浴月光出发,穿过市中心,途中欣赏日出,最后在暖阳的怀抱里到达东山。
东山的绣球花最为出名。这里的绣球种类较齐全,分布范围广。花季时,绣球漫山遍野随处可见。后山,一座古寺静静矗立,看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变幻。
中午,队伍进行休整。大家铺好野餐垫,把食物摆上,开始大快朵颐。吃过饭,想看表演的看表演,想玩游戏的玩游戏,每个人都乐得自在。
解宬一行四个人在角落里玩uno。
“哈哈哈!解宬你得多摸四张牌了!”“班长,你牌没出对,快收回去收回去!”这一局,陈树非常亢奋。他手上只剩最后两张牌,赢面非常大。陈树暗暗高兴。可接下来,解宬打出一张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