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堆东西,都是在我这买的,倒是适合拿来被初学者糟蹋...”
“啧,不过这砚,倒是个好东西,似乎是洮河石砚,砚台光泽温润,砚堂光滑,装饰也有一些磨损。”
“这个王大人,不会拿了块自己的砚藏送给你吧?”
一道揶揄的目光从对面投来,顾云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言杞手里把玩的砚通身绿色,石纹如丝,清丽温润,砚台表面还有翠竹饰纹,倒是很符合王载晞的气质。
“这个砚...很贵重吗?”
言杞看她秀眉微蹙,似有纠结,仍是道出了实话。
“不算特别贵重,但你刚才那一锭银子断然是不够的。”
顾云怔忪,那青松还找她碎银子!
言杞了然,“不说这些了,咱们开始今天的正事吧。”
说罢,她转头往窗外喊,“水接好了吗!”
“来了来了。”
王秋放下水盆后连忙搓自己被冻僵的手,心里暗恨,面上却不露声色地快步走回了门外。
言杞老神在在,“来吧,先给你讲讲这文房四宝如何使用。”
......
顾云离开书坊的时候,天色已昏暗。
学了一天,过多知识涌入大脑使她有些头晕,初学者写字不懂如何使力,她的胳膊也酸痛得厉害。
她现在脑袋重重、肚子空空,只想赶紧回府吃饭。
这个言杞还真是个神人,外人面前端得一本正经,本人却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教学起来又十分严厉。
她真怕自己坚持不下来。
不过,短短半日下来,顾云已经见识到了她是多么学识渊博,心里对她很是尊敬。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晚,顾云躺床上翻来覆去,时而想起言杞,时而想起王载晞,时而又翻坐起来撩开床帘看一眼桌上的砚台。
王载晞真好,他想必是公务繁忙,却默默为她准备好了一切。
唉,不过这么好的砚,她如何回报得起呢?
...
第二日,顾云干劲十足地做着言杞留给她的课业,但在屋子里怎么写怎么不得劲。于是蔫蔫地趴在正堂的小桌上拉长了声音喊,
“刘嬷嬷——我可以拥有一间书房吗?”
刘嬷嬷从屋外进来,看见顾云趴在桌上生无可恋的样子,不由失笑,哄着她说,“当然可以的。”
“娘子你看西厢房怎么样,刚好挨着西次间,一个给您当书房,一个给您当柴房,全是您用功的地儿。”
这刘嬷嬷也真是会调侃人,柴房?那可是无数名品木作的诞生宝地!
顾云听出了她的揶揄之意,也不恼,反而对她露出了娇憨的笑,“多谢刘嬷嬷~”
说定,刘嬷嬷拉着门口的王秋李冬迅速行动起来。
打扫、挪桌、搬书架,很快书房就变得像模像样起来。
顾云走在空荡荡的书房里巡视,正在为如何布置它而发愁,突然听见春霞禀告说鸾娘来了,她顿时一喜。
“快请她进来!”
鸾娘还是那么美,顾云总觉得她像不染纤尘的仙子,正飘然而至。
“参见顾娘子,怎的没见您穿上次裁好的新衣?”
“鸾娘快快请起,那样贵重的衣服,留到重要场合穿才合适呢。”
顾云拉着鸾娘往书房里去,“我正发愁呢,你帮我看看这书房怎样布局装饰才好呀,你的眼光最好了。”
鸾娘一笑,“刘嬷嬷让我来正是因为这个呢。”
“呀!刘嬷嬷真贴心。”
鸾娘回忆了一下自己曾经的书房,向顾云建议道,“这间西厢房不错,桌案可摆在窗前,采光好,门前可放一屏风隔挡,南侧可拜访些书架和书箱,用于收纳。”
说着,鸾娘走到了西厢房北侧,“这里竟然还有一道门,可以直通您的卧室,以前这院子的主人倒有巧思,冬日里从此处回屋,便不必受寒了。”
顾云大喜,穷苦人最怕寒冷,“这可太棒了!”
“多谢鸾娘!今天可得空?留下来一起用午膳吧。”
鸾娘本有些犹豫,但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不知怎的就答应了下来。
“那就多谢顾娘子了。”
厨房里烟火缭绕,刘嬷嬷在里面忙前忙后,鸾娘连忙上去搭把手,“老刘你做饭还是那么香,好久没吃过你的手艺了。”
刘嬷嬷佯怒,“快放下,你哪能做这些活。”
“我怎么不能了?我已经不是从前的我了。”
“别给我添乱,快进去陪顾娘子说说话吧,你等会只管吃就行。”
鸾娘笑,她还是老样子。
“那就多谢老刘赏饭啦。”
刘嬷嬷瞪她,摆摆手让她出去了。
看着鸾娘推门而出的背影,刘嬷嬷一瞬间发现,顾娘子和鸾娘身形竟是极为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