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地方安顿下来之后,林晓和赵宇度过了一段难得的很平静很温馨的时光。
然而生活的平静忽然被意外打破。疫病仿若一头凶猛且难以驯服的洪荒巨兽,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袭来。
城中的大街小巷弥漫着刺鼻的药味,患病之人的痛苦呻吟声交织回荡,声声刺痛人心。平日里,那些备受尊崇、医术精湛的大夫们,此刻面对这前所未有的诡异病症,皆是双眉紧蹙,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无奈。他们翻遍医书,尝试了各种常用的药方,却都如泥牛入海,毫无效果。患者们的病情不仅未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高烧不退、上吐下泻,身体日渐虚弱,生命在病魔的肆虐下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恐惧与绝望如同厚重的阴霾,沉甸甸地笼罩着整个州府,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州府的刺史眼见这惨状,心急如焚,仿佛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他深知,这场疫病若不能尽快得到有效控制,整个州府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百姓的生命、州府的繁荣都将毁于一旦。于是,他当机立断,火速下令,派遣麾下众多精明强干的手下,如四散的飞鸟,奔赴州府的四面八方,不惜一切代价,四处寻访医术高明、能妙手回春的医生。一时间,整个州府都忙碌起来,寻找名医的消息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就在众人绞尽脑汁、四处碰壁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向心急如焚的刺史提及了林晓和赵宇用草药巧妙救治百姓的事情。那人详细地描述着林晓和赵宇如何凭借对草药的独特理解,将看似普通的草药搭配在一起,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刺史听闻,原本黯淡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他立刻吩咐下去,挑选几个最机灵、最可靠的手下,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物,其中有珍贵的绸缎、精美的瓷器,还有沉甸甸的金银,务必以最诚挚的态度,前往林晓和赵宇的住处,恳请他们出山,拯救州府内深陷疫病痛苦深渊的百姓。
亲信们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挑选了几匹快马,驮上装满珍贵绸缎、精美瓷器以及沉甸甸金银的箱子,风驰电掣般朝着林晓和赵宇的住处奔去。一路上,他们马不停蹄,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便在路边的溪流匆匆喝上几口水,一心只为尽快赶到,完成刺史交代的重任。
终于,他们抵达了林晓和赵宇的居所。亲信们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衫,上前恭敬地敲门。门开了,赵宇看到门外站着几位神色匆匆却又满脸恭敬的陌生人,不禁面露疑惑。为首的亲信赶忙上前,行了个大礼,说道:“想必您就是赵宇公子,在下奉州府刺史大人之命,特来拜访。刺史大人听闻公子和林晓姑娘医术高明,巧用草药救治百姓,如今州府疫病横行,百姓苦不堪言,恳请二位出山相助,救救州府的百姓。” 说着,他示意身后的人将礼物呈上前去。
赵宇将信将疑,这时林晓也走了出来。亲信又将这番话对林晓重复了一遍。林晓和赵宇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担忧与不忍。他们深知疫病的可怕,也明白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丝毫犹豫,便答应了刺史的请求。
二人跟随亲信来到州府后,立刻着手准备救治百姓。他们先在州府的一处宽敞庭院中设立了临时医馆,而后多次往返空间,查阅空间内的医书。好在空间虽然灵力大减,但是一些孤本和有用的医书尚在。大体修整好之后,他们命人搬来桌椅、药柜,又将带来的草药一一摆放整齐。此时,已有不少患病百姓在家人的搀扶下陆续赶来。
林晓站在医馆门口,看到一位面色苍白、咳嗽不止的老者被家人搀扶着走来,她赶忙迎上前去,将老者扶到椅子上坐下,轻声说道:“老人家,您别着急,慢慢说,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不舒服的?都有哪些症状?” 老者一边捂着肚子,一边艰难地描述着自己的病情,林晓则专注地倾听,不时轻轻点头,还伸手轻轻为老者抚背,以缓解他的咳嗽。待老者说完,林晓伸出手,轻柔地搭在老者的手腕上,仔细感受脉搏的跳动,眼神中透着专注与专业。她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转头对赵宇说道:“宇哥,这位老人家是受了疫病侵袭,体内阴阳失调,需用清热、润肺,之泻固本、解毒的草药。”
赵宇立刻打开药柜,熟练地挑选出几味草药,放在秤上仔细称重。他一边称重,一边对林晓说:“晓儿,你看这黄备再加三钱,知子用二钱,再加上这润肺的百想五钱,如何?” 林晓走上前,查看了一下草药,点头赞同:“嗯,再加三钱金针草增强解毒之效。” 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将草药配好,递给老者的家人,并详细叮嘱:“这些草药要先浸泡半个时辰,然后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慢煎一个时辰,一天分三次服用,服药期间要让老人家多休息,饮食清淡些。”
接着,又有一位年轻母亲抱着孩子匆匆赶来,孩子小脸通红,哭闹不止。林晓心疼地接过孩子,轻声哄着,安抚着孩子的情绪。她仔细查看孩子的舌苔,又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对赵宇说:“这孩子是疫病引发的高热,得赶紧退热。” 赵宇迅速调配好一剂专门针对小儿的清热退烧草药,还从药柜中拿出一个精致的小药瓶,里面装着他特制的小儿安抚药丸,对年轻母亲说:“这草药煎好后,分多次喂给孩子,每次少喂一点,别呛着。这药丸也给孩子含着,能让他安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