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霁月有时 > 第17章 商议

第17章 商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戚叔,您的帮助对我们来说犹如雪中送炭。只是我想问您,您对朝中局势了解多少?”

戚连朋没想到会被这样问,说起来,他一个钱庄老板,虽然平时与不少达官贵人都有往来,可都是表面功夫,对朝中之事了解得并不深入。他摇了摇头。

“戚叔,我再问您,现任大理寺卿与牟平是否有往来?”

戚连朋再次摇头。方知悦按捺不住,问镜澄:“不管现任大理寺卿与牟平是否有往来,案子递上去了,总得审吧。只要审了,就会开始调查,证据凿凿,岂能姑息?”

镜澄叹了一声:“当年我父亲在乡试与会试中拔得头筹,为何会在省试中连个名次都没有?这绝非偶然,如今想来,也是有牟平从中作梗,毕竟他不能在朝中培植自己的敌人。”

“二十年前他便能篡改朝廷科举结果,如今他任壑州大都督,在京城必有党羽。恐怕我们的证据刚递进大理寺就会被截下,连我们都要被抓起来,还会连累戚叔。”

戚连朋接过话头:“不用担心会连累我,即使大理寺有他的人,我们也要试一试,万一能成功呢?”这话说得他自己都没多少底气。

镜澄皱起眉头:“戚叔,大理寺断案能否做到绝对公正?我们要告的人是刚在壑州打了胜仗的大都督,朝廷嘉赏的公告遍布全国,我们现在告他就算驳了朝廷的颜面,大理寺能不顾朝廷的眼色行事?”

镜澄换了口气,接着说:“况且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可能,据我了解,牟平此人凶恶专横,绝非良善之辈。如若我们不能成功,他一定不会放过我们。正如在络州,我们刚有所行动,方家便被下狱。”

一席话说完,堂内陷入沉默。徐兰芝认真看了看眼前的小姑娘,分明长了一张孩子气的脸,说出的话却这么成熟,像是经历了不少世事。

方知悦见大家都不说话,有些着急:“照你这样说,我们来京城什么也做不了?”

镜澄没有回答方知悦,而是问戚连朋:“戚叔,京城可有什么能直达天听的地方?”

戚连朋吸了吸鼻子,努力回想着京城有哪些机构。这时,徐兰芝给出了镜澄想要的答案:

“登闻鼓。”

镜澄望向徐兰芝,她们心里似是有某种默契。戚连朋在一旁恍然大悟,登闻鼓设立之初就是为了建立民间与朝廷的直接连接。可他随即表示,从他来京城起,就没见过有人去敲登闻鼓,使得登闻鼓形同虚设。

“所以如果有人去敲,必能引起许多关注。”徐兰芝说出了镜澄心里的想法。与其暗中疏通,不如把事情闹大,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镜澄越来越怀疑徐姨是否有读心术,她进一步解释:“我朝规定,登闻鼓所诉案件,必由皇帝亲自过问。”

方知悦有些钦佩的看向镜澄,她原以为镜澄与她一样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想到她分明是在进京之前就想好了要怎么做。这个举动听起来冒险,但如果由皇帝亲自裁决,谁还能阻拦呢?方知悦同意了镜澄的提议。

戚连朋犹豫不决,正想说:“可是……”结果被徐兰芝瞟了一眼,他就默不作声了。

既然决定了要敲登闻鼓,就要商量什么时候去敲,由谁去敲,敲完后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