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朱宁与杨秀一起走进书房。
大致方向朱宁已经想好,就讲欢天喜地七仙女的故事,小时候朱宁特别爱看这部电视剧,还买了DVD,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剧情到现在还记得。
不过要把其中的男女调转,压缩剧情,将几十集的电视剧改成十几回的话本,并且选出一段最适合在寿宴上讲的内容。
朱宁将大致剧情讲给杨秀后,杨秀立马眼前一亮。
就是这种感觉!
朱宁的故事总是如此新奇,不落俗套,仿佛她的脑子里有个独属于她自己的奇妙世界。
她只要稍微透露一些,别人就会感觉眼前的世界焕然一新。
接下来的几天,杨秀住在朱宁家,不像之前一样要了故事就走,详细情节她自己补充完善,而是和朱宁一点点研究细节,故事里的名字不能和皇上亲王等人相撞,剧情不能有借古讽今的嫌疑,要用太后听得懂、喜欢听的表达,等等。
五天后,杨秀背着一沓厚厚的书稿离开,朱宁在书桌上发现她留下的荷包,里面有十张一百两的银票。
一千两!
靠!在京城说书这么赚钱!
朱宁心里小小地动摇了一下,而后又瞬间坚定,还是自己这样最好,不用费口舌、费脑力到处赶场说书,只要提供个故事大纲,就有人给她往荷包里送钱。
至于说书这样的辛苦事,还是交给杨秀去干吧。
京城。
太后的寿宴结束,据说小郡主萧繁的礼物最令太后欢喜。
坊间的人纷纷猜测萧繁送了什么。
“你们说到底是什么礼物,东海的夜明珠?高丽山的雪参?”
“肯定不是这些俗套的。”
“我听说是个人!”
“嚯!”
“你们别瞎猜,我有亲戚在皇宫当差,说送的是个说书先生,好像叫什么秀。”
“杨秀!最近可火了,最爱讲灵异志怪,妖精五部曲和西游记都是她讲的,难怪呢,最近好多人慕名而来听她说书,她却消失将近一个月,原来是在准备太后的寿宴。”
“那太后把她留在皇宫了?”
“这咱就不知道了。”
康王府邸。
萧繁坐在上首,杨秀坐在他下方右手边的红木椅上
手里捧着一个深色木盒,里面是萧繁刚赏赐她的五百两黄金和太后赏的和田玉。
萧繁一身华丽宫装,撑着下巴,目光探究地看着杨秀。
“杨秀,你可知‘吾爱吃梨’是谁?”
谁爱吃梨?我爱吃梨?杨秀没听说过,有些摸不着头脑,如实回答道:“回郡主,小生不知。”
萧繁不知想到什么,矜贵的小脸染上怒气,细白的手掌猛地拍了一下桌子。
“杨秀,你竟敢骗我!”
杨秀顿时将木盒放到一边,起身跪地,“小生不敢呐,请郡主明示!”
“你到底说不说!”萧繁逼问道。
“小生不知郡主说的是何事。”杨秀双手撑地,两股战战。
萧繁突然坐直身体,眼神轻蔑地看着她,“哼,《欢天喜地七仙男》真是你自己想的?”
“……是。”杨秀只能承认,否则便有欺君之嫌。
“是吗?”萧繁冷笑一声,失去逼杨秀自己说的兴趣,慢悠悠开口,“你得了我的要求后,在来福客栈呆了五日,面容憔悴,说明你并没有想出好故事,随后你快马加鞭回到同阳县,在朋友家待了整整十日,容光焕发地回京城,你说,这故事到底是你想的,还是你那个叫朱宁的朋友想的呢?”
萧繁手下众多,原本他只是好奇杨秀是如何创作的,没想到跟踪之下竟是这样的结果。
“郡主饶命!郡主请在下详细说来……”杨秀额头冷汗遍布,将事情原委说清楚,朱宁虽然卖给她故事,但详细情节还是靠她一句一句充实起来、绘声绘色地讲给听众的,严格来讲,她并不算完全欺瞒郡主。
但这种事,全看萧繁的心情,他若是觉得自己被骗,砍掉她脑袋也只是一句话的事。
萧繁听完杨秀的话之后,面色并无惊讶,反而有些可惜地问道,“看来你果真不是‘吾爱吃梨’。”
萧繁最近很喜欢民间的一本野史杂刊,尤其喜欢里面“吾爱吃梨”写的文章。
那人的文章语言直白,从不故作高深,也很少引经据典,只有一段段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萧繁听完杨秀的《欢天喜地七仙男》后,发现故事风格与“吾爱吃梨”的文章莫名相似。
本以为杨秀就是这个人,没想到一问之下,反而让萧繁确定,朱宁才是“吾爱吃梨”本尊。
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才会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呢。
真想去见一见。
杨秀偷偷抬眼看萧繁,见他面上已无怒意,心中稍稍放心,应该不会砍自己的头了。
没想到萧繁明眸一转,看到脚下跪着的杨秀,轻飘飘开口道,“来人,把她拖下去打二十板子,以后不准再进我康王府的大门。”
只有二十板子,不算重罚,杨秀屁股一紧,但提着的心总算落下去。
两个侍卫装扮的女人站到杨秀身边,杨秀不等她们拖自己,起身跟着走出去。
“欸,赏赐拿着。”萧繁道。
“谢郡主!”杨秀急忙回头抱走箱子。
很快,院子里传来板子着肉的声音。
“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