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慕晓阳让司机送司静予去机场,他依然在项目的视频会议上。
起飞前,司静予发消息告诉慕晓阳:“起飞。落地再报平安。”
落地大理。司静予开机,给慕晓阳发了“平安落地”。
小白来接她。这次司静予的行李比上次多一点,一个旅行包,一个旅行箱。旅行包里是她给小白团队带的滨城特产,还有一支送给小白的签名羽毛球拍。上次见小白,他说最近他也打羽毛球。司静予记在心上,回来就让宋琪给订了一支签名版的。
他俩没回东南村,直接去了这次徒步的县城。在路上,小白把近期补给站和各个营地的搭建情况跟司静予做了介绍,把接下来几天的筹备计划也一并跟司静予做了同步。他们今晚要住在徒步接待的县城宾馆,明天一早出发,走完此次徒步的78公里全程。
因为路途比较平坦,只是海拔高一些。因此,他们行进多半是慢跑。小白特意在背包里备了两罐便携式氧气,以备司静予的不时之需。6:30吃过早饭,司静予跟几个领队乘车出发到起点,检查装备,确认GPS和地图。8点整,他们正式出发。
天气很好,风也不大。只是早上稍微有点凉,司静予起跑时穿了一件软壳冲锋衣。到达第一个补给点后,司静予换了防晒衣。补水,补能量。10小时不到,他们顺利抵达终点。司机已经在终点等他们了。司静予爬上车,钻到后排,把鞋子外套脱掉,小白坐他旁边,看着她终于“解放”的模样,嘲笑她以后不要做这么好强的女人。
返回基地,司静予被小白按在瑜伽垫上,一顿拉伸。司静予浑身酸爽,但拉伸完的确放松了很多。她生无可恋地跟小白说:“你去把我那份晚饭吃了吧,我不想动了。”
小白喊服务员把晚饭拿到司静予房间来,额外去给她拿了些香蕉、橘子。
这一晚,司静予睡得又累又沉。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准备迎接陆续过来的校友们,然后是徒步说明会和领队分配。每天徒步里程结束后,会在营地举办主题活动,有校友交流,也有文娱表演,具体由各领队根据队员身体状态向组委会提议开展。
司静予老师提前两天到的。司静予没想打他会到这么早,更没想到的是,他准备参加徒步活动。这让司静予一顿懵逼,她陪还是不陪?要知道她可是刚跑完一个全程。好在她老师带了两个博士生,让司静予好好忙组委会的事,不用管他。司静予才放心下来。赞助商很给力,不仅提供拍摄设备、物资物料,还给每个领队配备了一个急救袋。
第一天的徒步里程,只有16公里。考虑到有些校友徒步经验有限,加上高海拔适应性问题,给大家一个缓冲。因此,第一天的校友活动也是最丰富的。组委会还安排了领队的才艺表演:有跳街舞的,有唱rap的,小白给大家来了段即兴非洲鼓,引得一群能跳的校友纷纷下场,围着他舞起来。
第二天、第三天的里程都是21公里,相当于半马的距离。领队们极富耐心,十来个队员,一个不落下,全部在天黑之前抵达营地。领队带领大家相互做拉伸、按摩,调整状态。营地饮食都是配餐,只能保证基本的营养和饱腹。司静予跟组委会申请在校友们活动时,多备一些水果和小点心。一来满足大家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二来给大家解压,适度的心理按摩对完赛也很有用。
最后一天,20公里。虽然校友们都有些疲惫,但经过三天三夜的团战和共甘苦,各个队伍凝聚的精气神有了很大不同。早上9:00开跑后,最早一支抵达终点的队伍,竟然用了不到2小时。后面的队伍也像是受到了鼓舞,行进速度比前两天要快得多。中午12:00,徒步队伍全部抵达终点。
他们开香槟庆祝,像F1比赛的胜利者一样。还燃起烟花,虽然白天不像夜晚那般绚烂,但他们以声响庆祝四天完结的胜利。
颁奖。合影留念。
组委会的大巴车载着兴致依然的校友回到宾馆。各领队把想要参观鲜花种植基地的名单交给司静予。他们要多住一晚,明早吃过早饭,乘坐大巴去100公里之外的鲜花基地参观。
直到此时,司静予才松了一口气。回到房间,给慕晓阳打了个视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