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还可以再心动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慕晓阳跟老高边聊边吃,吃差不多时,他给司静予拨了个语音电话。通话很短,没说几句就挂断了。司静予说在跟同学吃饭,他挂掉电话给司静予发条消息:我住这。十二楼行政酒廊等你。随即发送了滨城洲际酒店的位置。

按照原计划,吃完午饭老高要带他去朋友的农场住一晚,晚上吃顿地道的农家饭。但他打完那通语音电话,老高就猜出来,下午的行程肯定要黄。老高没多问,直接送他回酒店了。

慕晓阳回到房间,先冲了个澡,换了套平常穿的休闲装,上十二楼行政走廊,等司静予。

他坐在靠窗边的位置,要了杯美式,等司静予。

看着眼前的河景,脑子才切换到个人频道。他试图捋捋自己的感情。

可惜啊,这么多年,他好像没用过自己的个人时间。没需要。因为既没女朋友,也不找女朋友。能叫“朋友”的,或多或许也都带点商业属性,没啥可捋的。

想来想去,脑子里就那几帧跟司静予有关的片段,过电影似的,一闪而过。

十七年前,他大四出国前的一个晚上,被室友拉着去赴室友表妹的约。室友表妹要为表哥去德国留学践行。

那是慕晓阳第一次见司静予,小姑娘跟他们同城不同校,比他们小两届,实打实是个

小妹。他室友本就是话很少的人,对这个表妹的热情他更像习以为常,没当回事。

见面后,室友指指眼前的小姑娘,说:“我表妹,司静予,大二”,指指慕晓阳说:“我室友,金融系才子,过几天跟我一起走,你叫哥就行”,然后就拉着慕晓阳坐下开吃了。

司静予好像看了一眼慕晓阳,喊了一声“哥”,然后挨着她表哥坐下就开始小嘴巴巴了。

可能因为都是学生,小姑娘跟表哥也熟,并没表现出多个不认识的人有什么不自在。整顿饭,小嘴就没停过。一会儿嘱咐她表哥要保护好自己,入校先找导师,跟导师处好关系;一会儿说,少打点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缺钱就管她借,不多收利息;一会儿想起来什么,再嘱咐几句:哪些地方不要去,什么样的朋友不要交,尽早找个女朋友……总之这顿饭吃完,慕晓阳就一个结论:这不是妹妹送哥哥,这是大表姐送小弟。

那顿饭,成了慕晓阳去德国后最常回想起来的快乐片段。枯燥的学习和打工生活,填满他整整两年的留学时光。

他跟室友一个在科隆,一个在法兰克福,只有逢年过节才见次面。见面除了各自抱怨选的课题有多难,实习有多不好找之外,打听室友表妹的最新动态,成了两人最乐此不疲的话题。司静予跟谁谈恋爱啦,又换工作啦,跑去上海啦,反正小丫头每长一天就更能折腾一点,一点也不闲着。

细数两人在德国的见面次数,加起来也超不过五次。但对慕晓阳来说,这就是枯燥留学生活中最有乐趣的事了,每次听都像听最新消息。

两年结束,室友留在了导师的实验室里继续做科研,慕晓阳进了一家国际知名金融咨询公司。

每一个能留在知名企业工作的留学生,入行时所拥有的资质、入行后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常人无可想象、无可企及的。

慕晓阳在金融咨询公司工作了将近五年。从最边缘的工作做起,五年时间,做到了咨询合伙人。后来,他跳槽到了一家国际基金公司,负责全球能源项目的投融资和并购。滨城分公司的设立,正是他对中国能源市场的看好。

十年前,他能参与到司静予的酒庄收购项目,纯属巧合。

那会儿,他刚到基金公司不久,对中国新能源市场尤其关注,经常从德国飞北京。有次跟几个行业老大哥一起品酒,聊到葡萄酒产区,聊到酒庄。一个老大哥忍不住骂了几句司静予合伙人的操蛋行径。他才知道这事儿,也才知道司静予在做的事儿。

当天晚上他就让助理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查了个清楚,第二天给老大哥打电话,让老大哥给牵线,说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于是,才有了司静予认为的第一次见,第一次合作。那也是慕晓阳从业以来,唯一一次以个人名义参与的项目。

所以,世上一切的机缘巧合,都未必如你所见。或多或许,都是带了人的主观能动的,只是,你没发现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