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上熙熙攘攘,各乡县的村民都大声交流着。
“可以,我对养殖不太了解,要是我了解养殖,说不定还可以在复州搞个养殖场。”
林青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感概。
顾寒鸣揽住林青萍,安抚道:“能通一门事,那便胜过许多人了。”
集市发展有些出乎林青萍的预料,刚开始只是交换自己种的菜或者粮食,后面有人带着打猎回来的猎物,再然后有比较机敏的村民支了一个小面摊,其他不在林青萍预料内的摆摊内容也慢慢出现。
“果然,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很强的,只要有一个契机,便能调动一部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临近春节,集市更加热闹,看着集市上的新奇玩意儿,林青萍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
有了成功先例,之后复州各乡县都会听从林青萍的安排,此后三年,复州年年丰收,复州百姓饱腹之余,将多余的食粮都用于售卖。
复州城内的商人能用更优惠的价格收购,再将粮食拉到其他地方售卖。村民们也有了一笔固定的收入。
城内城外的百姓,商人,官吏,都喜气洋洋。
百姓有余粮,代表税收也可观,林青萍将税收用于扩建集市,兴修水利,修建道路,毕竟想要富,先修路。
随着交通更加便利,复州各乡县之间的交流,以及商人与其他地方的来往更为密切。
小跃的木工手艺突飞猛进,翻土机不断升级改良,在林青萍提供的灵感下,小跃还做出了播种机,收割机,复州农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学堂的学子也逐渐长大,桃硕,容黎,林青萍每年都会收到学子们的礼物。
徐墨被记入复州城志,他引进土豆和红薯的事迹被复州百姓知晓。
复州的样子一年一年改变,林青萍与顾寒鸣在百姓间的声望日渐高涨。
京城
皇贵妃靠在贵妃塌上,她的侍女给她锤子肩膀,听完面前男子的汇报,皇贵妃将手边的被子狠狠砸在地上。
朝堂间夸赞顾寒鸣的声音也多了起来,想到顾寒鸣的母亲,皇贵妃眼睛布满血丝。
“好得很,好得很,顾寒鸣这个傻子,还能娶到一个聪明的媳妇,把何田微给我叫进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