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论相公可以无限分裂的好处 > 第23章 学堂始建成,堂前少人往

第23章 学堂始建成,堂前少人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最终学堂的选址定在复州城在的一处荒地,十里八乡的老少们都自发前来帮忙一起修建。

来帮忙修建的人大多也衣衫褴褛,林青萍让阿劲他们搭了一个棚子,棚子里有好几盆燃烧的木炭,以便来帮忙的热心百姓可以取暖,除此以外林青萍还让桃硕也备了热水,用于给百姓们解渴。

在大家的帮助下,学堂很快建成。

学堂落地那天,林青萍让小跃刻可一块石碑,将参与修建学堂的百姓名字都刻在石碑上,石碑最上方是十个大字:逐曦学堂建设人员名单。

一个看起来干瘦的妇人向桃硕问道:“姑娘,这石碑上最大的几个字写得什么呀?”

桃硕笑着说:“姐姐,这几个大字是逐曦学堂建设人员名单,然后这下方的小字都是你们的名字呢。”

妇人突然想起昨,昨天有一个叫云昼的小姑娘,向她们一个一个的询问名字。

“但这不是有大功的人才可以刻碑记名的吗?我们这也没干啥。”

“这个姐姐你说笑了,要是没有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打地基,抬木头,这学堂可能冬天过完也不一定能建好呢。”

林青萍手上拿着一个大红花,她笑道:“若来日姐姐的孩子也来这学堂读书想必她看到这纪念碑上姐姐的名字也会为姐姐你感到骄傲。”

妇人那些铁锹的手有些颤抖,她还想说什么,林青萍便越过她,看着阿劲等人将石碑放到一个一手长的土坑里立住,并用土将土坑填满,最后用铁锹将看起来松软的土壤拍紧实,最后还在石碑周边的土壤上蹦跳好几轮,确保石碑被立住。

林青萍将红花放在石碑顶上,两条红绸从石碑两边搭下来,看起来就喜庆。

王府的家丁将学堂大门前的帮工百姓疏散到大门两边,云昼提着一个铜锣走到林青萍旁边,将锣鼓一敲,家丁便将鞭炮点燃。

鞭炮的噼啪声响起,在鞭炮声带来的烟雾中,依稀可以辨别帮工百姓脸上的笑脸。

烟雾散去,林青萍站在学堂大门前的石梯上,中气十足的说道:“诸位为了修建学堂而付出的汗水与辛劳青萍都铭记在心,青萍在此向各位保证,来日大家的孩子进入学堂,青萍与其他教书老师定当悉心教导,倾囊相授。”

“大家也不用担心孩子在这边的吃住,这些青萍都会处理妥当,此外我也想告诉大家,读书并非只为考取功名,古语有云: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①。读书能让孩明事理,知世情,他们读过的书,日后都会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

“最后青萍再次感谢各位的热心相助,青萍定不负众望,让各位的孩子学有所长。”

掌声一阵阵响起,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声的“好!”“好!”“好!”

顾寒鸣在台下看着林青萍,她像流光溢彩的明珠,令人想将其私藏,却又忍不住炫耀,最后顾寒鸣想,他的小苹果应当站在高台上,受万人敬仰。

林青萍刚走下石梯,顾寒鸣便踱步到她身旁,他给林青萍比了一个大拇指,林青萍笑着将他的手按下去,然后抱了顾寒鸣一下。

小跃带着兴奋的百姓一个一个查看自己的名字在石碑上的什么地方,他们还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名字长什么样。

下午百姓准备回去前,林青萍给他们一人发了一匹麻布与一些棉花,棉花被包在麻布里,以免回程的路上被人抢去。

在冬至学堂开课前,林青萍忙着印书裁纸与购置一些布匹,然后又联系复州城内的裁缝,将布匹制成样式统一的衣服,像现代初高中那样的校服,宽松肥大,可以穿很久。

裁缝看着新制作出来的衣服,感觉这衣服的款式甚是稀奇。

冬至的前两天,林青萍与桃硕在学堂前登记需要来上学的孩子的名字。

第一批来报名孩子,便是来帮工的百姓的孩子,除了他们以外,来的大人与孩子很少,与林青萍想象的人群熙攘的场景完全不同。

正当林青萍支着下巴出神时,视线里突然出现两个拉扯的身影。随着两个身影越来越近,林青萍看到是一男一女,他们旁边还有一个小不点。

男子的声音传来:“几个女人开的学堂能教什么真本事,不过是一些抛头露面的□□,我的儿子才不能跟着这些女人学东西。”

桃硕的手蓦然握紧,她气愤又无措,在她正在思考要怎么做时,林青萍已经起身。

女子的声音响起:“那你又有何本事,王妃从来到复州开始,做的事你敢说对百姓没有用?你还瞧不起,你有什么本事?你有本事我和圆儿吃不饱,这时候你怎么不展示你的男子气概!”

“你这长舌妇,我今天不打死你!”男子怒吼,将手臂高高举起,正准备将巴掌打在女子太阳穴上。

在男子的手掌快打到女子时,林青萍手里提着一个木棍,狠狠打在男子后背。

林青萍的力气很大,男子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吐出来,他的手突然脱力,他手中的女子借此机会滚到一边。

叫圆儿的孩子有些吃力的将自己的母亲扶起来。然后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林青萍。

男子两手撑在膝盖上,将腰弯着,他有些直不起来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