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绒花娘子古代发家记 > 第76章 第 76 章

第76章 第 7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这想法不错,我方才还在想这墙面可以利用起来,打算请人来画些泥壁仕女图。”

余晚桃从隔壁商铺那头走到自家铺面,估算着大概的距离,心里有了些底,隔壁是一间成衣铺子,不大不小的铺面客流却不少,她这挨得近,收拾好了没准还能蹭些客源。

穿过铺面进了庄子里的工坊区,余晚桃询问了贞娘招工的进度,得知报名的女工都没选住工坊,她挑了挑眉,心想这是既忌讳着闹鬼的传闻,又馋她开出来的工钱啊。

不过不住工坊也无碍,她还省得要另外请人管理,倒是需要加紧功夫找几个厨娘了。

招工、培训,布置铺面和备货等前期的筹备花了不少时间,真正铺子开张,是在十月初了,恰好府城里寒潮来袭,家家户户都开始赶制冬被,余晚桃蹭到了一波季节红利。

她铺子里的蚕丝雪白柔软,质地上乘,织出来的一批绸缎手感极好,染色配色都比别家布庄的丰富,且更有光泽,还精美的双面刺绣图案可选。

富贵人家都爱用些精巧漂亮的绸缎做被面,既符合身份又舒适柔软,冬日里纵使棉花填得厚了,也不会教人觉得笨重。

余晚桃这一批绸缎,很快便清库了。

“这家新开的布庄倒是不错,我摸着料子比旁家的质地要好些。”

“这家好像不止卖布匹,旁边还有首饰呢。”

“我家小姐的首饰都是在大铺子里定制的,这儿……怕是瞧不上。”

“可是挺好看的呀,好精巧别致,我得给家里姐儿带一支回去,说不定会喜欢呢。”

铺子里同样的谈话声不少,几乎都是一些大户人家的丫鬟,或者嬷嬷过来采买布匹,再顺道去瞧瞧首饰架上的东西,有些丫鬟会买一两支,有些却嫌弃这簪子不是金银制的,只看不买。

余晚桃把开铺子头几日的数据都整理起来,再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大部分带了绒花簪回去的人家,都是小门户,而不屑于买的,则是那些高门大户。

小门户虽然也有购买力,但若要将绒花簪的名声打出去,还是得靠那些有带动和影响力的贵妇或者官妇。

余晚桃咬着毛笔头,绞尽脑汁,冥思苦想。

“晚桃姐姐,今儿厨娘们炖了茶菇老鸭汤,快来喝些暖暖身子。”,窈儿在外面敲门。

余晚桃这才放弃思考,起身出去。

偏堂里,漆红杨木制的圆桌上放着一煲冒热气的砂锅,里面的汤散发着一股苦涩的草药味。

余晚桃落座后,皱着鼻子问:“汤里是不是放草药了?”

窈儿给她舀了一碗过去:“厨娘说眼下寒潮,该喝些防风寒的草药,她这放得少味道不会重,说是府城里每年入冬都会喝的药膳滋补汤。”

余晚桃脸皱成一团,费老大劲功夫才把自己劝好,喝下那一瓷碗的‘药膳滋补汤’,喝完后整个人处于一种要吐不吐的状态,她捶着胸口拍了拍,才缓过劲来。

窈儿满脸享受地喝着汤,乐道:“哪有这么夸张啊。”

“剩下的你喝吧,我大概无福消受了。”,余晚桃一脸的拒绝。

“那下回我让厨娘做不放草药的。”,窈儿拿手帕擦了擦嘴角,转而说到铺子里的事,“做绸缎那批蚕丝已经用完了,但绒花品的还有很多,需要挪一些过去先用着吗?”

余晚桃摇头:“铺子里布匹卖完即止。”

窈儿:“可最近咱们铺子里的布很受欢迎啊,许多客人都想批量买呢。”

“剩下的蚕丝需要留着备用,我们初来乍到,一开张就占了不少份额的布匹市场,相当于是明着抢府城里那些大布庄的生意,难保他们不会使些下作手段,这时候断货,能避一避风头。”

还有一点余晚桃没说,那就是绸缎布匹虽然暴利,但许多需要大量的蚕丝,村里养蚕大棚每出一批蚕都需要三个月左右的周期,布匹如果成了铺子里常货,那蚕丝很可能跟不上。

别的小物件倒是可以推出来,比如双面刺绣团扇,蚕丝帕子,发带饰品这些,只要名声打出去了,其他的就都不难。

窈儿道:“我瞧着隔壁街的锦庄客源极稳,许多成衣铺子都会在他们那拿货,听说锦庄在京城里的总店研制出了胡商异色同绸的秘法,最近在争取皇商名额呢,若是成功,那锦庄的身价可水涨船高了。”

余晚桃挠挠脸颊,莫名有些羞赧,当初同锦庄交易,好像是将异色同绸的法子贱卖了,后来听说这是胡商的秘法,她才恍然反应过来,这其中潜藏的巨大利益。

锦庄如果因此一跃而起,成了皇商。

她可算是在其中推了最关键的一把,也不知道能不能跟着捞口汤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