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绒花娘子古代发家记 > 第63章 第 63 章

第63章 第 6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可颠死我了。”,下了马车,刘郯第一个嚷了起来,捏着腰,扶着腿迈进驿站里,瘫到长板凳上趴着,丝毫不顾及书生形象。

崔玉棠扶着余晚桃下来,进去便见他大咧咧趴着,目不斜视地走到隔壁桌去,挥手让小二过来点菜。

“瞧你那点出息,连崔兄娘子都比不上。”,同行的几个书生簇拥着游子涧走进来,乐悠悠地打着趣。

刘郯闻言便强撑着坐起来,哀叹道:“我这次要是考不中,就白受这份罪了。”

游子涧走过去坐下,给自己倒了盏茶喝:“得了吧,县试都掐着尾巴挤进去的榜,你这份罪啊,怕是注定得白受了。”

刘郯嗷了一声,显然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县试录前百名,他就是第一百名上榜的,擦线险过。

“只要考了,便不算白来。”,崔玉棠俨然一副好同窗的语气,出声安慰他,“以我研究往年的府试题来看,策论答得漂亮,能弥补不少诗词上的缺陷。”

有些考官,就喜欢实干派的。

刘郯完全不想听一个县试考头名的人的安慰,只好化悲愤为食欲,让小二将招牌菜通通都上一遍。

崔玉棠摇摇头,侧头靠近自家娘子,替她舀了一碗汤,说:“吃了一天干粮,先喝口汤润润胃。”

“这汤倒清淡,不油腻。”,余晚桃这会胃口着实有些差,只能先慢慢喝些汤。

“东家,这个煎肉团好吃,你快试试!”,余小器嘴巴塞得鼓鼓的,他囫囵吞下一口,亮着眸子忙不迭询问:“明天走的时候,能不能带上一份?”

十二三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余小器在余家待了一段时间,整个身条骨都往上窜了不少,稚气未脱的脸蛋也长开了些,同崔玉棠在一处站着,更似一对兄弟了。

游子涧稀奇道:“二郎啊,找个书童都照着自己的模样找,够臭美的。”

崔玉棠淡淡看了他一眼。

“这般看我作甚?”,游子涧故意道:“哥哥这是夸你呢,瞧你这小书童多有灵气,简直像是你自个生的一般,我家那板板正正的,都不兴带他出门。”

余晚桃轻笑道:“游大哥再拿二郎打趣,他可就要恼了。”

游子涧惋惜地“唉”了一声,终于老实吃饭了。

驿站歇息一晚后,镖队继续出发。

两日后,一行人抵达江南府城。

因着府试报名的时间赶,几个书生到了府城就直接去府衙递名帖报名,解决完紧要的事,约定下次再聚的时间,才各自散去。

余晚桃在决定要来府城时,就写信托云姐儿帮忙租了一间小院子。

此处地段好,离考场近,这段时间府城又热闹得紧,全是外地来赴考的学子,她们定得早,一月租金收八两,那些个定晚了的,一月租金都涨到十多两去了。

抵达府城的头一晚,可谓风尘仆仆,各自洗漱过后都早早睡下,养足精神,翌日才起来打扫院子。

崔玉棠一边盯着锅里翻滚的面条,一边卷着册书在背诵,修长清隽的身形站在窄□□仄的灶房里,显得格格不入。

“这灶房小了些,我来做朝食吧,你到院里看书去。”,余晚桃卷起衣袖,走进来道。

“好,我已放了盐沫子,切莫再重复放。”,崔玉棠让出位置,让余小器搬张椅子来,就坐在抬头便能看见灶房的位置,认真看书。

这院里带着颗李子树,上面结着青翠欲滴的小果,余小器盯着看好半响,最后没忍住去搬了凳子出来,站上去扯了几个李子下来,猛一进嘴,就被酸倒了牙,捂住腮帮子在地上打滚。

余晚桃还以为他出了甚么事,忙从灶房跑了出来,结果崔玉棠眼也不抬,就凉凉道:“别管他,让他馋嘴摘六月李吃。”

“额。”,余晚桃有些哭笑不得,揪着对方滚脏的衣领子,到灶房里给他冲了一碗糖水,没好气道:“我是少你吃喝了不成,还闲得去摘那六月李吃,这下牙酸软了,等会看你怎么吃面。”

余小器被酸得眼泪汪汪,喝碗糖水,愤愤地将手里咬了一半的李子扔出去,“这么酸的李子,凭的种院子里作甚!”

“这刚结出来的小果能不酸嘛。”

余小器憋嘴,蹲下来给灶里塞了一根柴火,老老实实等着吃面条。

来得匆忙甚么都没来得及采买,这面条还是自个从县里带过来的,并着几结辣味腊肠和菜干,舀到海碗里上头还飘着红油,虽没有鲜蔬菜放进去,但味道也还行。

吃过朝食,余晚桃便换了好料的衣裳,往元府去寻云姐儿。

云府位于府城正中街繁华地段,其门头极大,正大门前空着一大片平整的石板路,两侧狮子石雕像威武严肃,数步矮阶上,漆红的大门紧闭,铁质圆环沉重。

余晚桃去扣了侧门的圆环,过了许久才有一小厮过来开门,“此处乃同知府邸,姑娘找谁?”

“我找——”

“这些个来打秋风的穷酸亲戚真是没完没了的。”

一道娇柔之音从余晚桃身后响起,其语气中带着丝毫不掩饰的贬低和嘲讽之意。

她拧着眉,回头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