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绒花娘子古代发家记 > 第60章 第 60 章

第60章 第 6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放下锄头,叉着腰气势汹汹道:“自己干了那丢祖宗脸面的事还不许人说了?我告诉你!这个家只要我没死,就由不得你做主,以后要想吃饭,就给我下地干活去。”

陈文祖面色难看至极。

李氏现在可不会再惯着他,甚至恨不得当没这个儿子,买县试假考题就等于科举作弊,这行径不论在哪都是得被人戳脊梁骨,扔臭鸡蛋的。

自从这个儿子回家后,村里人路过陈家院墙都嫌晦气,她好容易积攒回来的名声这下全臭了。

尤其是还被亲家写了和离书,更丢人。

“舅母,我先回去了。”,余晚桃实在不想继续待在陈家,与李氏道了一声便准备离开了。

李氏笑着送她出去,等人走了才掩好门扯着嗓子继续骂。

远远的,还能听着她那把声。

余晚桃摇摇头,心里平静地想:李氏从前怎么骂她的,现在都照搬到自己亲生儿子身上了。

久不回村,又恰逢阳春,菜地里不少菜都长得郁郁葱葱的,芹菜、小葱大葱、白菜苗、春菜、芥菜丝瓜等。

小细柳打理得好,人又勤快,这菜地里的菜长起来都快吃不赢了。

今儿晚饭,桌上便是一大碟的葱花煎蛋和芹菜段炒鱼干,还有一海碗嫩绿的春菜,四四方方的木桌摆了出来,满满当当的。

“咱家菜种得多,我自己在村里也吃不完,以后就隔几天回来摘一筐,省得在县里还要花那冤枉钱买菜。”,小细柳捧着碗,给桌上一大一小各夹了筷子葱花煎蛋。

一天相处下来小细柳对余小娃喜欢得紧。

这小汉子一到家里就帮着干了许多活,年纪不大却有把子力气,人也本本分分的。

知道他是余晚桃在县里买的小厮,小细柳也没低瞧了去,她当初便是得了余晚桃收留,才能有着安稳日子过,这会自然也不会给自己拿乔起来。

余晚桃与她道:“你打理得好,这些菜拿去县里卖也能得些铜子呢。”

“自家里吃,不卖。”

“好,那以后隔几天我就让小娃回来一趟。”

“哎!”,余小娃高兴地应声。

明儿还得早起把养蚕大棚的章程落实了,余晚桃吃了饭便早早歇下。

村里屋舍靠近田野,夜里蛙鸣不绝耳,透过窗缝断断续续地传进来,余晚桃抱着枕头,翻身将幔帐压实些,闭上眼时不可避免地想到此时还在考场里的书生。

考舍方寸之地,伸直腿都困难,且春日里昼夜温差大,要在那待上三天,考这几场下来,若身子骨差些的,人不得折腾出病来。

古代学子也真真是够艰苦的。

人影两处,各思愁绪。

崔玉棠折好卷子用砚台压着,拿冷水泡开了馒头,又从篮子里拿出一只熏制好的大虾干,就着幽幽烛火慢慢用食,仰头静望悬挂于夜幕中的月亮,眼中浮现思念。

……

大桑村除了依河而建的屋舍聚集地,环山处还有些许多荒地,荒地不肥沃,草根子碎石头多,距离河道也远,不适合用来种稻。

且村里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都有官府分的上等水田旱地,只要勤快些就能吃饱穿暖,没谁会主动去吃开荒的苦。

这也导致了大桑村有着非常宽阔的荒地位置,不过今年头与往年不同,今年不少人家都扛着锄头辟了块荒地出来,为的就是种桑树。

余晚桃一趟趟跑下来,确定了村民们的桑树种植位置后,又跟着去隔壁村挑好的桑树苗,从选苗到栽种都全程指导着,最后写了本关于桑树培育嫁接强优桑叶的册子,交给村长。

“东家,喝水!”,余小娃顶着满头大汗跑到桑园里来,递过去一个碧绿色的竹筒。

余晚桃把竹筒接过来,见他兜里鼓鼓的,便问道:“兜里装的是什么?”

余小娃嘿嘿笑:“是在竹林那边扒的小春笋,这时节竹林里密密麻麻的全是笋尖子,嫩脆细条的,我娘以前经常去山里扒来清炒。”

回到山村的环境里,余小娃比在县里呆着要活泼些,他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很快接着说道:“庆大爷说家里来了很多人都是要报名开荒队的,让你回去撑个场面。”

“行,回吧。”

这边也忙得差不多了,桑树苗种下去得有段时间才能进行嫁接,培新品种出来。

余晚桃要办养蚕大棚的事已然在村里传遍了,过来报名的村民没有不羡慕余天庆一家的,看人家邻里关系处好了,发财都能被捎带上。

再对比是亲戚的陈家,就不行了。

陈文祖那懒货还做着秀才郎的美梦呢,被青山书院除名了赶回家,也拉不下脸面撂起裤腿子下地干活,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里当大爷。

偏生李氏清醒了,一点都不纵着他,现在是每日都要骂上几句,左邻右舍每天饭点准能听着一出骂嘴好戏来。

这次开荒队报名,李氏也扛着家伙什过来了。

有好事的婶子故意问她:“你可是桃子舅母,她办养蚕大棚没想着拉拔你一下?这银子可都让天庆家的赚了去。”

“我一个寡妇吃喝不愁的,顿顿白米饭,炒鸡猪肉换着来日子过得好着呢,用得着桃子拉拔。”,李氏横了那婶子一眼,嘴一如既往的毒:“倒是你,拖家带口的十几张嘴,逢年过节的连块肉都舍不得买,还是多担心担心自己吧。”

那婶子一听这话嘴角就往下撇,怪声道:“是啊,哪里比得上你,手里捏着老根一条命的钱呢,可不能顿顿吃肉嘛。”

“你要羡慕了,也想顿顿吃肉,那就让你男人也找个地死去啊。”

“你——!”,那婶子气得脸都绿了,憋着一股火又不敢再这兴头扬出来。

等顺利报上名了,才对着李氏的方向啐了一口唾沫,气冲冲地出去,岂料正撞到赶回来的余晚桃,忙不迭收起气性,低着头从旁边走了。

李氏再怎么说都是桃子的舅母,她还想靠着开荒队这份工多赚些家用呢,可不能为着几嘴事,把好好的活计给折腾没了。

余晚桃扭头看了眼那婶子慌张离去的背影,有些纳闷,直至进了院里,在吵吵嚷嚷的议论声里,才知道那婶子刚和李氏过了两嘴,还惨败了。

“桃子,快来看看这名册没记错吧?”,余天庆识字不多,所以这会是村长帮忙登记着,不过他后头自己也学了一会,试着歪歪扭扭写几个字。

毕竟以后大小也是个工头了,总不能还是大字不识的。

余晚桃把名册拿过来仔细对了一遍。

有村长帮着倒是没出差错,不过往后养蚕大棚少不了银钱流水,这以后的出入账册还是得寻个熟手。

“我记得村里有个伯叔的儿子是走街串巷的货郎,改日可去问一下,看他愿不愿意到咱这当个账房先生。”

“行,回头去问问。”

等院里的人都报完名了,余天庆把名册收起来,让自家婆娘去灶房里做饭,他同余晚桃在坐在院里商量养蚕大棚的具体章程。

首先肯定是先把地打理出来,桑地不用打理得太细致,只要锄平顺了,再捡捡草根碎石头就行,这一块主要就是人工费。

地打理出来了接下来就是盖大棚,买蚕座蚕架砂网这些养蚕用具。

余天庆合算道:“我们村里自己人就能把大棚盖起来,既便宜又不会偷工减料,就是一些料子得从县里买,我们用料多,批量采买的话应该能压压价。”

“这些您肯定是比我清楚的,明儿二郎县试结束,我得去接他了,这边的事还得麻烦叔多盯着些。”,余晚桃支了一部分银子出来,大概估算着前期的投入费用,以及用来周转的资金,差不多是在五十两左右。

余天庆摆摆手:“你也甭担心,这头有我盯着呢,二郎县试是大事,要真考上了可得知会到村里,我们村里还有没出过正经的童生郎呢。”

“若考中了,会有红榜张贴出来的。”

余晚桃思及此,不禁轻笑了一声。

希望书生真的能如愿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