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韩致远找了辆普通的马车只带了郭碧云出宫。宫门口的时候马车被拦下。但当守卫看到掀帘人是韩致远的时候忙作揖恭敬道:“原来是韩大人,不好意思。”
韩致远摆了摆手,然后顺利的带着郭碧云出了宫。
而他不知道的是,李怡一直站在城楼上看着。
令狐询见李怡没有什么表情,有些急道:“你这就让她出宫了?”
李怡叹息一声,望着夜空良久才说:“阿询,车上的两个人我都相信。”
“陛下,要是有个万一呢?”
“那只能说明朕是个昏君。”
令狐询最后无奈的叹息一声,然后不再言语。从小到大,这么多年,他是知道李怡性子的,一旦决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郭碧云出宫之后的第一站是忘忧阁。去的时候无名刚好在,她许久为出宫,这一次再见的时候无名已经卧床不起了。
“什么时候开始的?”她问身侧的白衣男子。
“一年多了。”
“这么说一直在南方是骗哀家的?”
“师父不让说。”
“好,我知道了,你们都出去,哀家同他说说话。”
呆众人走后,郭碧云揉了揉那皮包骨头的手,嫌弃道:“你这皮跟干菜叶子似的,难看死了。”
“能再一次见到你,朕已经很开心了,还管什么干不干?”
“哀家明明知道你不是他,可还是忍不住来看你。你就像哀家做的一场美梦,梦醒了,戏该散场了。”
“最起码,朕知道你确实爱过朕,确实践行着朕跟你的一切约定。朕知道,当年你想杀朕的,只是朕没有给你动手的机会。今天,朕将机会给你。”无名说着从枕边掏出了一把匕首。
“谢谢。”郭碧云笑了笑,接了那把匕首,然后轻轻一抬,割断了无名的脖部动脉。
郭碧云起身的时候看着缓缓起火的床帐,淡然的笑了笑。
她离开之后便去了龙首乡的一个茶馆,据说她走了之后忘忧阁的火着了一天一夜,烧光了天下所有的秘密,天下第一情报机构也从此从江湖上消失了。
她在龙首乡的茶馆喝了一夜的茶,然后又在那里住了两天。没人知道那个风韵犹存的老太太为何会去那么远的地方住店。第三天的时候她便去了距离那个茶馆不到百米远的一棵老柳树跟前。等人们发现的时候她已经上吊死了。又过了两天,已是中秋才有人来领尸体,但很奇怪的是那位公子领了之后直接进行了火葬,然后将骨灰洒在了那棵大柳树下。据说来的那位公子器宇轩昂,像极了当年经常往龙首乡跑的宪宗皇帝。可宪宗皇帝已故多年,诸王也与他并不相像。所以大家对于那位老太太的身份猜测众说纷纭,但均未有定论。
中秋过后不久,宫里传出消息,郭太后突然薨逝。据传言,薨逝前夜与郑太后发生过口角,还嚷嚷着要跳楼。这让朝中众臣很是惊讶,郭太后是何许人也?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怎么会自寻短见去跳楼?
后来又有传言,其实要跳楼的是郭太后身边的一个宫女。但具体事件如何,并没有人得知。大家只知道历经五朝荣宠的郭太后终究还是没能敌过岁月的飞逝,最后化作了一撮孤独的黄土,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里。
郭太后薨逝之后不到半年,郑太后也去了。不过因为当朝圣上的原因,郑太后死后得以与宪宗合葬。在后宫凄苦支撑大半辈子,最后母凭子贵才得了个太后的名头,并葬入皇陵。与其说是荣宠,不如说是辛酸。
宣宗皇帝对自己的母亲从未薄待,陪葬殉葬应有尽有,恨不得将世间所有珍宝都送去陪自己的母亲。在那些陪葬的奇珍异宝中,就包括了一块缺了半个角的玉佩。是宣宗皇帝最后放进去的。传说那是郑太后与宪宗皇帝的定情信物。可有人说郑太后有宣宗完全是个意外,她与宪宗皇帝并无半点情分何来定情信物。但传说总归是传说,很快便被世人遗忘。
从此宣宗皇帝再也没有两位太后干预,干起事情来也不再束手束脚。天下群雄割据,可宣宗皇帝坚信,终有一天,李唐会复兴,天下再无战争,百姓会安居乐业。天下人都说他初为帝的时候后宫还把持在义安太后手里,所以宫人对他不甚恭敬。每每干事情总有人说要请示太后云云。现在天下归心,宣宗皇帝该到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公元847年五月,幽州节度使张忠武帅兵大破北部奚族和山奚,俘获大批杂畜。幽州属河朔三镇最不安分的一支,向来无视朝廷。但从宣宗继位,张忠武却变得前所未有的安分。据说是因为宣宗懂得体恤将士,多河朔三镇封赏颇为丰厚,所以才赢得其甘愿为唐室卖命。
白湛听到那传言的时候正领着一支骑兵与山奚大战。他听了之后勾了勾唇轻笑一声道:“他什么时候封赏过咱们?啊?”
将士们都不置可否,别人他们不知道,可眼前这位,他们可是知道的,前金吾卫白大将军的后人,那可是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绝对不是为了钱、粮食和牲畜,只是为了百姓。他所带的队伍从来都是安置百姓安置的最好的一支。
“白将军,有个叫楚弦的姑娘刚来找你,我们没有见过她,所以就将她轰走了。”这时有人来报。
“轰走好——,诶,叫什么?”
“楚弦。”
“谁叫你轰走的?”
“那个——将军不是说天下女人都是骗子吗?”
“回来再收拾你。”白湛骂一句,飞身上马,很快连人带马消失在沙土与蓝天相接的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