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酥糖的七零小日子 > 第17章 第17章

第17章 第17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喻娟芳揩了把眼泪,脸上露出意外的神情,“你爹是这么说的?”

棠棠认真的点了点头,“爹他一定会没事的。”

她听到这话,紧蹙的眉头终于松开,“你说得对,你爹一定会没事的。”

有了棠棠的话,喻娟芳感觉心里的巨石落下了不少,但一天没看到苏会民,她还是坐卧不安,感觉整个人悬在了一条铁索上。

喻娟芳提心吊胆了半个多月,苏会民终于被放回来了,她悬挂在半空的心总算是真正落下来。

苏会民这段时间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整个人活脱脱瘦了十几斤,连颧骨都瘦得凸出了,胡子拉碴,两鬓夹着不少白发,看着着实可怜。

喻娟芳专门准备了柚子叶水,给他洗去身上的晦气,据苏会民所说那本教材是别人转交给他的,中间起码经过好几个人的手,诗抄的源头短期内很难查到,他的这番澄清有人信,但大部分人还是持怀疑态度,怀疑是苏会民为了撇清自己编出来的谎话。

他的教师职务被暂时罢免了,具体什么时候恢复谁也说不清楚,他就这样成了无业人员。

苏会民闲置在家,他已经多年没干过农活,一时半会也没办法再重新扛起锄头,他就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杂活,但尽管如此,家里其他人还是有不少怨言,觉得他一个大男人整日在家待着不干正事。

首当其冲的便是张桂香,好几次拿话挤兑苏会民。

“咱们榆槐村谁不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挣工分补贴家用,你倒好,把家务活当主业,连基本的生计都负担不起来!”

“老三,你看看你,自从回来后就窝在家里,地里活不帮忙做,也不出去找找门道,难不成往后都靠全家养着你?”

论起来谁对这个家的贡献最大,那肯定是苏会民,他读书时代成绩好,学校方面每个学期都有补贴,从牙缝里省下来的一块几毛钱补贴都给家里,后来因为学费问题选择了免费的中专,毕业出来分配工作,月月工资上交,他的工资就是全家最大的经济来源,平时还私下给家里的铁蛋瓦妮他们几个小孩补课。

还有妻子喻娟芳,手脚麻利勤快,能吃苦,把家里收拾得利利索索,干什么活都不耍滑头。

只是他现在成了家里那个唯一不干正事的人,苏家人都选择性的忽略了他以前对这个家的贡献。

苏会民在南屋转了半天,“干脆明天我也跟你们一块出山劳动吧。”

虽然喻娟芳平时总骂苏会民是榆木桩子,但藏诗事件发生以来,她反倒成了最包容和理解苏会民的人。

“你都那么多年没参加劳动了,能行吗?出山劳动可不像自留地那么大点地方……”

“咋不能行?我虽然已经多年没参加劳动了,但打小也是各种农活农工干着过来的,以后没有其他生计了,总要把自己的农民身份再拾回来。”

喻娟芳也知道他待在家里难受,“那你明天就一块出山劳动试试吧。”

苏会民第二天就扛起了锄头跟着妻子一块出山劳动去了,正如喻娟芳所说,他已经多年没干过农活,好在正如苏会民所说他能吃苦,一天下来肩头都快磨烂了,顶着大太阳干一天活,脸被晒得通红,但他还是硬撑着一声不吭把活给干完了。

苏会民的态度也算是堵住了苏家其他人的嘴,大伙都不好意思再说些什么了。

就这样过了三个多月,苏会民的教师职务完全没有恢复的迹象,离调查结果出来遥遥无期,榆槐村小学因为人手不够调来了新的老师,苏家人推测,估计就算结果出来了,也不会再让苏会民回到学校去。

上了年头的老房子最怕漏雨,连日来的秋雨缠绵,让屋顶不堪重负,屋子里又潮又闷,雨滴顺着瓦缝淅淅沥沥地落下,在屋子的地面砸出好几个浑浊的水坑。

熬了几天好不容易天晴了,苏会民找来一摞新瓦片,把梯子架在墙面上,爬梯上房修补漏雨的房顶,屋顶的瓦片已经长上了青苔,湿漉漉黏糊糊的,他捣腾了半天,总算把破损的瓦片给换上了新的瓦片。

刚爬下两节梯子,就听见头顶传来一阵响动,他抬头一看,边缘的瓦片松动了正摇摇欲坠地朝着他的方向滑落。

苏会民瞳孔骤缩,心猛地悬到嗓子眼,就看到下一秒“哗啦”一声一堆瓦片朝着他所在的方向砸过来,他本能地侧身躲避,却不想他身体一动,原本就不稳当的梯子瞬间倒了下去,他连人带着梯子摔倒地上,大腿压在碎裂的瓦片上,划出数道血痕。

喻娟芳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脸色惨白,情不自禁地捂住嘴,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

短促的惊愣过后,她迅速回过神来冲上前,“会民,会民,你怎么样了?”

尖锐的疼痛从腿部传来,苏会民抱着大腿,脸色惨白五官都因为疼痛皱成了一团,“我的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