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沉寂了一个夏天的京大校园又重新热闹起来,郁郁葱葱的梧桐树下挤满人
北门入口宽敞的柏油路边支起一帘黄色的遮阳篷,上面写有每个学院的名称,新生们兴奋地排在队伍中等候登记报道,送学的家长们全是满脸洋溢喜悦。
林杳眠的脖子上用蓝绳挂着一张学生工作牌,一位新生家长过来向她问路:“同学,请问十二栋宿舍怎么走啊?”
“十二栋在南区,走过去挺远。您可以去那边的接送点坐摆渡车,新生出示录取通知书可以免费乘坐。”
林杳眠放下刚举起来的佳能R8微单相机,指了个方向。
新生家长连声说谢谢,拉过站在一旁的学生,往她指的方向走过去。
林杳眠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产生一种错觉:今年来报道的新生似乎比去年还多。
网上有一条新闻传得沸沸扬扬,京大要扩招了。
扩招这个词语很有诱惑力,容易让人忽略深层次的本质。扩招名额不到一百人,划分到每个省份也就多录取三四个学生,仍然和百分之九十九的高考生没有关系。
新闻部部长给林杳眠发来消息:「眠眠,你今晚能把那台R8还回来吗?明天有人去采访要用。你后天要用之前再来取。」
开学报道季是一年之中学校新闻部最忙的时候,各种入学活动层出不穷,但部门内只有一台相机。
林杳眠翻看相册,确认拍摄到的素材数量足够,开始往新闻部办公室所在的教学楼走。
“用护照不行吗?”
“同学,我们新生宣传手册上写了,报道必须携带学生本人的身份证。”
林杳眠听见一道熟人的声音。
遮阳篷上面挂着经济管理学院一排字,卫子默坐在铺满资料的折叠桌后。
桌子面前站了一个高个子的男生,穿了件单薄的黑色圆领短袖,棒球帽压低,遮住大半张脸,下颌线的线条冷硬。
林杳眠举起相机,找准角度,按下快门键。
卫子默一晃眼看见几步路外拿相机的林杳眠,对她挥了挥手。
戴着棒球帽的男生也侧头。漆黑狭长的眼睛对过来,阳光在瞳孔里折射出红茶珀般漂亮的光泽。
在林杳眠反应过来之前,男生转过头,不紧不慢地问卫子默:“我是港岛护照,没有内地身份证,不能报道吗?”
卫子默表情微微怔下,很快解释道:“那你走错地方了,港澳台过来的属于留学生,留学生有单独的报道处,你要去他们那儿办理入学手续。”
男生低头噢了一声,收起手中的资料。
卫子默应付完人,笑着和林杳眠打招呼:“你怎么这么早返校了?我昨天看你的朋友圈不还在芜川吗?”
林杳眠举了下相机:“昨天发朋友圈的时候已经在机场了。这不是要回来干正事,刚拍完照准备去六教还设备。”
“我们打算这个月办个同学会?你有空吗?”
没等林杳眠回答,卫子默接上下一句话:“你一定得来啊。京市的同学会没有我们状元可不行。”
林杳眠不自觉地皱下眉。
她并不喜欢这个称号,尽管它的正面意义无限大。
去年高考成绩放榜前的一个小时,林杳眠接到一通来自京市的电话。芜川和京市隔着两千公里,起初她以为是对方打错了。
在孜孜不倦的来电后,林杳眠终于不耐烦地接起电话。
然后她不需要再用准考证号查分数了。
因为电话那一端是京大招生办,对方告诉她,她是整个省的理科状元。京大比考生先一步知晓成绩,并且要抢在隔壁大学联系她之前,拿下这个生源。
林杳眠对卫子默说:“如果新闻部没有任务,我周末应该都有空。”
那位戴棒球帽的男生折返回来,打断了二人的交谈:“请问留学生报道的地方往哪儿走?”
卫子默翻开工作手册,查到具体位置:“在体育馆旁边的六教楼下。”
男生又问:“体育馆怎么走?”
卫子默“欸”一声,看向林杳眠:“要不你给他带下路,你不正好去六教吗?”
林杳眠偏头看向男生,迟疑一下,点头。
对方把帽檐往下一拉,半张脸被彻底遮住。
“谢谢学姐。”
透明文件袋里的录取通知书上,白底黑字写着学生的名字。
林杳眠看清楚三个字。
宋淮靳。
*
六教新闻部的办公室里,林杳眠把相机锁进柜子,路过食堂解决午饭,然后去奶茶店和袁曼香换班。
袁曼香不仅她是兼职的“同事”,还是室友。
奶茶店内装潢简约,墙上挂着两幅装饰画,收银台旁坐着一只小小的笑眯眯的米白色招财猫。
林杳眠放下帆布包,抽起台面上的一张排号单,拿起雪克杯,用碎冰锤压碎底部的柠檬。
门口还排着五六个人。
“今天生意这么好吗?”
“新生们入学,又是夏天,肯定人多。我把这一排单子做完再走。”袁曼香下午还有个家教的活儿。
林杳眠摇着手中的塑料杯,冲外面等候的客人喊:“106号的五杯芋泥奶茶,请问需要打包吗?”
“我的。”一位装扮明艳的女生走过来,摊开一张106号的小票,冲后面远处喊,“誉哥,你们的奶茶要打包吗?”
“奶茶太腻了。现在喝了奶茶,我俩晚上怎么喝酒?你自己打包就行。”
女生回过头,对林杳眠说:“一杯现在喝,剩下四杯都打包。”
林杳眠点头,从台面下抽出打包用的塑料袋,利落地装好四杯奶茶,递给女生。
女主拎着袋子,跑向树下站着的两个男生。
其中一个和林杳眠有过一面之缘。
男生依旧戴着昨天那顶黑色的棒球帽,低头站在树冠的阴影里玩手机。对方似乎意识到有人在看自己,倏然抬头朝收银台的方向望过来,
林杳眠赶紧撤回目光,摸了摸鼻子,转身投入工作中。
欣赏帅哥是人之常情。
但被对方发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树下女生的声音也渐行渐远。
“放着好好的牛津剑桥不去,怎么来内地读书?”
*
墙上时钟的指针一圈一圈地走。晚上来买奶茶的客人也越来越少。站了一下午,林杳眠有点精疲力竭,抽过板凳坐下来,在手机上撰写新闻初稿。
敲完第一段开头,一缕头发像滴进水里的墨垂下来。林杳眠伸手把碍事的头发又别到耳后。
头微微一偏,她看见门口有个高大的人影。
被吓了一跳,手机差一点掉在地上。
林杳眠把手机放在吧台上,问:“请问要喝什么吗?”
“你们店里有什么?”
林杳眠到收银机面前站定看清楚那张脸,大脑有刹那间的卡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