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一个患者去医馆求医问药,中医通常操作是“望闻问切”。
这种诊断是流经千百年磨合,最适合当下判断的。
苏颜妍给患者治病的时候也会询问,问饮食习惯,观察病患病理状态等等。她和传统中医不同的是,她不需要诊脉,理论思维也不是阴阳五行那一套经脉肺腑体系。
有些常识性的知识,现代人从小到大自然而然接触了解过,就像大家都在坐马车时,有个人开着F4潇洒甩尾气漂移,这种差距感就让患者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原因,最后只能迷信认为苏颜妍就是跟了菩萨神仙学了手段。
边陲小城,哪家没个牙龈出血的人?听个传闻特地跑进京城去求医,那在当地大小也是个人物。
苏颜妍治好了一个,好名声就像指数函数一样,发酵成了了不得的样子。
原以为是长生天的诅咒,要不怎么会流血呢?它惩罚他们不能吃东西。原本的患者是这样笃信的。
可是苏颜妍没有怕这样的诅咒,她只看了几眼,问了几句话,就给出了建议:“你们那里蔬菜水果都是精贵东西,长时间不摄入新鲜果蔬,身体扛不住的。你回家后也给家人说说,你们可以找找周边,是不是有沙棘、枸杞之类的,找到后常吃,自然而然就好了。”
患者当时张大的嘴巴能塞下一整个鸡蛋!他瞪着眼,傻愣愣地问:“大夫,不用吃药吗?人参、当归…这些东西都不用吃吗?”
苏颜妍笑了起来:“缺乏维生素而已,哪里用得着吃这些。别怕,你若不信,在城里找找看,有没有卖桑葚果的。路上遇见野蓝莓野红莓,都可以采些来吃。”
小桃在旁边,无理由捧场:“现在城里果子种类多得很呢,我知道还有西域运来的胡瓜,又大又圆,甜的和蜜一样!吃果子也能治牙龈出血,不用吃苦苦的中药,这真是太好了,我早点知道就更好了!”
跟在他们身边的学徒也附和道:“以前倒是听说过有一种叫做食疗的法子,能辅助治疗养生。像苏大夫这样不开药物,看看症状就给出解决法子的,从古未有。倘若所有的病都能从身边找到解药,那该多好啊!”
患者从一开始还半信半疑,但是人家医馆没给开药,只收他看诊钱,几个铜板远远低于他的想象。他咬咬牙,从预备看病的银钱里取出一小点,不仅买了桑葚,还买了京中最受欢迎的果蔬。
他倒要看看,吃了这些东西,是不是真能像苏颜妍说的那样有效果。
桑葚真甜啊,黄瓜真清脆爽口啊!天上的神仙吃的仙果也就是他现在这种感受了吧。
确实比苦口的中药舒服千倍万倍哈。
从边城来的、本来以为自己还有全家、得了不治之症或者恶毒诅咒、提心吊胆堵上一口气、跨越万水千山、千里迢迢找到传说中的回春堂现任当家、那位菩萨神仙点化教授的苏神医、用三言两语让花了几枚铜板解决了恶疾的患者牛大壮、真的被治好了!
从此他就是苏颜妍的迷弟,住在客栈里各种吹嘘,出门遇见大爷大妈中年青年小孩子阿猫阿狗都要和人家呱呱唧唧说一说苏颜妍的神奇!
有强烈推崇的,就有强烈不安的。
苏颜妍本人没有踩着任何医馆来夸大自己的医馆,受了她大惠的百姓们,朴素的感恩就是逢人就夸。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发言的。苏颜妍没夸大其词,这些自来水们那是恨不得用上自身所能夸赞的全部赞美词。
一个两个这样说,影响不大,顶多辐射一家两家。说的人多了,这些言语变成飓风,呼啸横扫。风不会区别对待,它就是强横的吹。
什么都没干躺着也中枪的其他医馆,被这些闲言絮语扫射,就算再心宽的大夫,也难免嘀咕几句。
被回春堂抢过患者的复康堂陈掌柜,面对愈演愈烈的风声,气破了肚皮。
冲突发生在北城十里坊,在这里聚集各个地方进京暂住的外地人,面摊饭馆挨挨挤挤,供这些人填饱肚子。
复康堂就在北城,苏颜妍改革自家医馆,低廉的价格吸引过去不少患者。北城外来人员较多,复康堂算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医馆。
陈掌柜对苏颜妍自然没有好印象,没打上回春堂都是顾忌济世堂林有仁这种龙头老大都没行动,也怕自己势单力薄,与苏颜妍冲突后被别人渔翁得利。
复康堂的病患跑到回春堂看诊,陈掌柜不得不闲下来,带着一腔郁气到周边饭馆吃点东西。
巧了不是,冤家路窄,偏偏就是他,遇上了逢人就吹嘘苏颜妍神医名声的牛大壮。
陈掌柜这个气啊,怎么哪哪都有回春堂!我们复康堂怎么了,安安分分在北城,让一个黄毛丫头骑到头上拉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