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被退婚后竹马上位了 > 第17章 017

第17章 01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还试图从宋士威入手,想给宋湘灵冠一个不像闺秀的帽子。

宋士威笑了笑:“并非是我孙女莽撞。你从小体弱,在江南养病多年,我这行伍之人都略有耳闻。既多病,当然多灾,生病难道不受罪?我孙女说的又有什么问题,依我看,女孩子身强体壮,是好事。”

“阿灵,快些进去吧。”他轻轻催促了一句。

见这祖孙俩就这么轻轻松松走了,叶盈大怄,但却无话可说。

宋老将军宠孙女的程度,全盛京都知道。但她刚从江南回来,只略有耳闻,不曾想到了这般地步。

身旁的婢女劝道:“姑娘,我们快些上去吧。无谓和宋小姐起这般口舌之争,毕竟现在要和燕王结下婚约的,可是您啊。我们还得早做提防,等会燕王过来,得小心让他别和宋小姐打了照面才是。”

想起宴席上的那杯酒,叶盈就气不打一处来:“你说得对。谁成想近日见到宋湘灵的次数如此之多,她会不会听说今日燕王要来寺里,才跟着过来?你快些扶我上去。”

说罢,便也搀着侍女的手,一同进了净慈寺的大门。

一入净慈寺,宋湘灵便听到一阵早钟。寺内的住持和大师们生活规律简朴,晨钟暮鼓,井井有条。

盛京已经正式入了秋,路旁的树叶变得金黄,一阵风吹来便簌簌而落。踩上去发出清脆的响声。

一旁,一位僧人正在洒扫庭院,见宋士威和宋湘灵来,停下手中的动作,安安静静行了个礼。

宋士威和宋湘灵亦还了礼,便朝着正中央的英灵堂走了过去。

堂内极其宽敞,上百个灵牌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上头,最中央观音垂目下视,仿佛也在为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祈福。

宋旌和应玉的灵位摆在一起,因两人在军中地位较高,灵位的摆放也在靠近中间的位置。

“威北军少帅宋旌”、“威北军少帅应玉”。在灵牌上,他们没有家族的后缀,不是谁的子孙,或是谁的父母。仅仅冠上“威北军”三字,和其他将士们都一样。

宋湘灵自进入英灵堂时便缄默不语。宋士威点了三支香,对着满堂的灵位拜了三拜,随后将那三支香恭恭敬敬地插入香炉中,合掌。

宋湘灵也同样如此。这几年,她出入净慈寺的英灵堂次数不少。已经清楚地知道父母的灵位在哪,旁边的灵牌又属于哪位将士。

她将三支香插入,盯着那缓慢燃烧的火光沉思。

祖孙俩便这样安静地在堂中站了一会儿,谁也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宋湘灵似听到祖父叹了口气,随后将双手放下,沉吟道:“阿灵,你就在这周遭转转,祖父去请住持,为你和容公子合一个八字。”

宋湘灵乖巧地点了个头:“好,祖父,我和披月就在这附近走走。”

宋士威不大放心,又叮嘱道:“切勿往禅院深处走,免得扰了师父们清修。”

说完便离去。

宋湘灵站在英灵堂中,看着父母的灵位。

门外,不知从哪里传出僧人的诵经声,隐隐约约传过来。

一些细小的灰尘穿过阳光的缝隙升腾。

她呆呆看了一会儿,紧接着踮脚,伸出手去,轻轻抚摸着父母的灵牌。

这灵牌由上好的红木制成,质地坚硬紧实,不怕虫蛀,千年不朽。宋湘灵的指尖又移到父母的名字上,跟着金色的笔触描摹着笔画。

披月在一旁站着,她清楚这并不合寺里的规矩,但并没有出言提醒。

等到宋湘灵用指尖将父母的名字都描过一遍,她才收回手,闷着声音对披月道:“我们出去吧。”

一阵秋风吹来,寺里显得有些萧瑟。披月看小姐的情绪不佳,又提议道:“小姐,这寺里有一棵系满红绸带和祈福牌的银杏呢,奴婢记得小姐您小时候也在上头挂过绸带,不如我们去看看?”

宋湘灵这才提起了点兴致:“那就去看看吧。”

近几年,她虽然经常来到净慈寺,但大多都是直奔英灵堂,拜祭后便返回。甚少和今日一样在寺内逛一逛。

披月没说错,小时候她和几名好友女伴在净慈寺游玩,每个人都在那棵银杏上系过红绸,绸带上面写了些心愿。不过时间已经过了太久,宋湘灵只记得有这么一桩事,完全想不起来自己当时写了什么。

很快便走到那棵银杏下。银杏据说在这里已经生长了上百年,实在已经是一棵很老的树,本身就带着长寿的含义。上头的红绸带和许愿牌,密密麻麻,比宋湘灵记忆中的还要多。

日复一日被绑着这么多东西,这棵银杏树大概也挺累的。

宋湘灵道:“找不到了吧。也没什么好看的。”

红绸太多了,一个压着一个。她当时系上去的那只已经过了十多年,风吹日晒,哪里还看得清。

那时自己尚不足六岁,若说起愿望,恐怕也和其他小女孩一样,希望长得漂亮些,希望能多拥有一些好看的首饰和衣裙,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