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串钢印的发现从何而来?
还得从她们第一次接触陈婷案说起。
案发当日,静海市刑侦队接到了这起看似伪造自杀溺亡的陈婷案件。
刑侦队以经验丰富的宁向晚为队长,她戴着手套,与痕迹科长苏念安、老法医张明德一同踏进了陈婷的住处。
为了最大程度保护现场,宁向晚迅速安排警队人员封锁现场,随后指派周晋去调查周边邻居,希望能从他们口中获取有价值的线索。
周晋首先敲响了陈婷隔壁邻居家的门。
来开门的是一位中年大叔,他穿着随意的居家服,脸上带着些许疑惑。
周晋表明身份和来意后,大叔回忆:
那天,他是听到隔壁有点动静,有那种直播的声音,还有门窗碰撞的响声。
他也没太在意,陈婷是个游戏女主播,平时她直播的时候动静就不小,而且经常会有东西碰撞的声音,他们早就习惯了。
不过那天好像声音比平时大了那么一点,他当时忙着自己的事,就没多管。
周晋接着又来到了另一位邻居家,这次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士。
她有些紧张地看着周晋,听了周晋的说明后,思索了一会儿说:“我也听到了一些声音,当时我还以为陈婷又在直播的时候和观众互动呢,她有时候会比较激动。”
具体有什么特别的,她也说不上来。
她好像听到过一声比较尖锐的叫声,不过很快就没了,她也没往心里去,还以为是她游戏里的音效呢。
周晋认真记录下两位邻居提供的信息,谢过他们后,返回了陈婷的住处,向宁向晚汇报情况。
与此同时,宁向晚和苏念安正在勘察现场。
现场的窗台上挂着一只野猫的尸体,死状恐怖,蜷缩着身子半悬在窗台沿边。
这只野猫也成为了对面邻居报案的关键线索,仿佛是一只“无声”的证猫。
苏念安从痕迹科的工具箱中取出了一系列先进工具,开始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
她首先使用的是鲁米诺试剂,这种试剂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发生反应。
试剂在暗处会发出蓝光,哪怕是微量的血迹,甚至是被清洗过的血迹也能检测出来。
苏念安对房间进行了全面喷洒,尤其是窗台、地面和直播设备周围。
暗光环境下,她的眼睛紧紧盯着这些区域,大概扫视了一遍。
紧接着,她打开了紫外线灯。
紫外线的照射下,血迹会呈现出特殊的土棕色反应,一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痕迹也能显现出来。
苏念安手持紫外线灯,对房间的各个角落进行扫描。
随着苏念安手里的紫外线灯的移动,并没有发现任何血迹跟脚印。
看来这次的凶手是有备而来,蓄谋已久了。
苏念安又拿出了多光谱分析仪。
这个仪器可以通过不同波长的光谱分析,观察血迹的吸收和反射特性。
多光谱分析仪能够在紫外光、红外光或其他非可见光下发现更多潜在的血迹。
她操作着分析仪,对房间进行了全面扫描。
直播间的地毯上,苏念安使用了脚印检测工具。
她先是采用粉末法,将细粉末,如铝粉或炭黑,均匀地撒在可能有脚印的区域,利用粉末与地面的对比反差来显现脚印。
接着,她又使用静电吸附法,利用静电吸附装置,将微小的脚印痕迹吸附到胶带上,以便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苏念安成功提取到了几个模糊的脚印,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脚印记录下来,并拍照存档。
宁向晚戴上白色手套,缓缓走进陈婷的卧室。
她走向靠墙的衣柜,轻轻拉开柜门。
柜子里的衣物整齐地挂着,各种风格的服装琳琅满目。
宁向晚翻看着陈婷的衣物,检查是否有异常的痕迹或隐藏的物品。
她的手指在衣物间轻轻滑过,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接着,她蹲下身子,打开下面的抽屉,里面摆放着一些内衣、袜子等私人物品,同样摆放得井井有条。
她逐一翻看,确认没有被动过的迹象,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物。
宁向晚站起身来,目光落在桌子上的直播设备上。
她走近桌子,弯下腰,观察了下设备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