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卖出去就好,就算回去能坐车,她也不想带着一个南瓜逛县城。
快中午的时候李宝柱也卖完了带来的东西,那会儿陆岑川已经抱着阿越把整个集市逛了一遍,对各色货品大约都有了个印象。除了他们呆的这边卖些农杂货小家用,旁边还有牛羊市卖些大家畜,她人穷气短,连进去问问价钱的勇气也没有,只张望了一下认认地方就算了。
探索过新地图,陆岑川本来还能老实的等着李宝柱,不料眼看东西卖完,这集竟也是要散了的样子,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还没买呢,不由拿眼神去问他。李宝柱却不急,一边收着东西一边解答到,
“这是个散集,随便咱们这些农户摆摊,卖完就散了,一会儿带你去东市买东西,顺道吃个午饭。”
“哦。”原来是这样。
“那边卖牛羊的也是散集吗?”她又问。
“那边不是。”
说去东市,其实东市也就在旁边。
跟基本都靠摆摊的散集不同,东市上各色铺子门面大开,幌子招牌翻飞,看起来颇为热闹。
虽然街道依然是土路吧,但人来人往扬起的灰尘也算是平添了一些繁华。远处十字街口还有个挺高的建筑,在路旁的小矮房里鹤立鸡群,特别的地标。
“宝柱哥,那是什么?”
“哦,裕丰楼。那是县城最大的酒楼,它后面的一片都是裕丰楼的客栈。”
陆岑川:“……”哦豁~竟然还是个复合式的。
穿越以来接触到的都是非常本味儿的农耕体系,忽然有个综合型商家出现,陆岑川不由多看了两眼。
“以后进城若是找不到路了,就看着这个走。裕丰楼正对方向的城门,出去顺着路一直走就能回村里。”
李宝柱趁机交代,陆岑川点头记下。
介绍完了地标,就先去买调料杂货。
胡椒之类竟然属于高级香料,小老百姓听都没听过,八角桂皮什么的有是有,但都在药铺。他们去的小杂货店里只卖醋酱几种调味,然而也都很淳朴,完全没有现代那么多花哨的类别。
好在,价格都一般。
最要紧的盐并没有陆岑川想象中那么价高,虽然对她来说也不便宜,但那也是因为家里太穷了才得咬牙买。
李宝柱看她肉疼的样子,知道她从前没接触过,便给她解释,
“这几年官盐降价了的。”
陆岑川:“……”降了价还这么贵!?
算了算了,能够降价就很不错,感谢太平盛世!
“是啊,打从今上即位,咱们日子也越来越好过咯~”
老板赶紧歌功颂德,旁边也有人立马附和。但他们这些普通农户,只要不征丁打仗加赋税,谁管龙椅上做的到底是哪一位呢?两人就毫无所觉的继续挑需要的东西。
盐酱醋都买了,糖特别贵,让陆岑川很是吃惊,而且看着只是粗制糖,和她心中白砂糖的样子相去甚远,只好望而却步。
店中还有大米,陆岑川就问了下价钱,尽管很能接受,但想了想如今的状况,口腹之欲就先忍了吧。不过她还是打听到,
“宝柱哥,咱们能种大米吗?”
“稻子?隔壁镇子就有种的,听说旁边几个村里也有。”
“咱们村为什么不种啊?”
陆岑川随口顺着一问,却没想到这句话把李宝柱给问住了。他想了一会儿才答到,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村里都是种麦子的,我爹没走的时候也是种麦子,我就跟着种麦子。”
陆岑川:“……”地里种什么也要讲究祖传吗……?
“那能种吗?”
“没种过,怕种不好。你想种稻子?”
“我觉得米好吃。”陆岑川张口就来。
“光惦记嘴呢。”李宝柱并不当真,笑着摸了摸她头,见她东西买好,就结账带着她往下逛。
东市铺面极多,什么布庄首饰店胭脂水粉铺子,陆岑川都是张望一眼看个大概就算了。直到走到一家卖绣品的,门上高悬的牌匾写着彩蝶轩,才走进去看了看。
倒不是要买东西,而是想看看行情。
她已经问过吴梅花,隔壁村就有专门弹棉花的,每年找去弹旧棉花的也极多,只要不赶上忙季,几床被褥一两天的事儿,价钱也便宜。
至于衣裳鞋子,夏家本来就有夏草玲的旧衣服,被她拿回来的包袱里还有几块没裁过的布,阿越的小衣裳也有几件,针头线脑家里也有,手头这样紧,先看看她能做出什么样的东西吧,能将就就将就。
而这彩蝶轩,就是吴梅花介绍说不但卖布料彩线,也收女红绣品的一个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