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出来的?”李听澜止住脚步看向庄苑问道。
“不是吗?”庄苑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李听澜收回目光继续向前走去。
“那也只是曾经罢了。”
南阳草庐与南山寺隔着半座山,二人在天黑之前赶到了南山寺。
进了寺门,赫然立着的便是一尊佛像。
“在我生活的地方,我也曾去过寺庙。”庄苑静静的望着佛像开口道。
“那你所求的是什么?”李听澜看向庄苑问道。
“求财呀!”庄苑每次去寺庙都盼着佛祖能应了她,让她飞黄腾达。
“你倒是直接。”李听澜侃笑道。
“那你呢,你看着佛像会想什么,会求什么?”庄苑转头看向李听澜问道。
“大概是减轻一些身上的杀戮之气,不入十八地狱,廖见阎罗,才好。”李听澜平静道。
“你是为了黎民百姓,佛祖如何会怪罪你?”庄苑坦然一笑,怔怔的看向李听澜道。
李听澜意味不明的对着庄苑笑了笑,并未直接回答她的问题。
“我们进去吧!”庄苑说道便转身走进了院内。
“这位施主,此时已然入夜,寺院不再接待,你回去吧。”这时寺院里面一位穿着黄色僧服的中年男子走到庄苑身旁说道。
“我二人来此是为了来寻临沂主持。”李听澜走上前对着僧人平静道。
“草民,拜见殿下。”僧人认出李听澜的身份急忙行礼道。
“免礼,劳烦法师为我通传一声。”李听澜柔声道。
僧人应下便放下手中的扫帚,转身走进了一处大殿内。
“他竟然识得你?”庄苑看向李听澜问道。
“他乃是崔氏崔明之子崔望严,与我此前见过几面。”李听澜缓缓道。
“既然是崔氏,为何会削发为僧?”庄苑不解的问道。
“崔望严有一发妻,二人原本琴瑟和鸣,感情深厚,然妻子薨逝,崔望严不堪打击,便离了家,削发为尼。”李听澜解释道。
寺庙院内的地面上,是用石头铺成的路面,院中央,种着一棵银杏树,树上的黄叶并未完全脱落,仍有一部分滞留在树上。微风拂过,树上的黄叶,随风飘荡。
“他二人的感情想必定是值得让人铭记于心的。”庄苑看向银杏树叶,沉思良久缓缓开口道。
很快,崔望严便领着主持走到了二人身前。
庄苑本以为临沂主持会很年老,但此时看去,二人身前的临沂主持竟看起来十分年轻。
“拜见殿下。”临沂主持俯身行礼道。
“免礼,我来此处是想请你帮我一个忙。”李听澜平静的撇了庄苑一眼道。
“那便请二位随我移步偏殿内。”临沂主持说道,便领着二人走进了主殿旁边的偏殿内。
偏殿内除了放着几尊身形较小的佛像,侧边则是放着一张矮桌和几块坐垫。桌上烛火摇曳,明黄色的光亮,照耀着屋内的一切角落。
“请坐。”临沂主持说道,便走向一旁的柜子处,拿出了一块锦簿。
庄苑随着李听澜坐到了软垫上。
“为何南山寺的主持竟这般年轻?”庄苑侧到李听澜耳间小声开口道。
“原先的主持是澜岳主持,几年前澜岳主持圆寂,他的徒弟临沂便继承了他的主持之位。”李听澜回应道。
“殿下,你可否说明你的诉求。”临沂拿着锦簿走到二人对面坐下道。
“我想请你为我二人算上一卦,可否为我二人找到一条生路?”李听澜看向临沂缓缓道。
临沂了然,从衣袖之中取出三门铜钱放到了桌面上。
“你二人各自用这三枚铜钱向空中抛掷六次。”临沂望向二人道。
庄苑看了李听澜一样,便拿起铜钱向着空中抛掷了六次。临沂主持在锦簿中记录下六次抛掷的结果。
待二人纷纷抛掷完成,临沂停下笔神情浓重的看向二人。“你二人的卦象,乃相生相克之道。”
“主持可否明说?”李听澜望向临沂问道。
“卦象顺位,若爻阴阳,神得动爻相生,不化退乃吉,受克无救乃凶。?”说到此处临沂主持抬眼望向庄苑道。
“姑娘应该不属于这里吧?”
庄苑一愣,看向临沂道。“我的确不属于这里。”
“多因炜业,余念从安,兰因絮果,得此术,料哉合赢。”
“你二人命中本就有此一劫,逃不脱,若应顺位,必定相残,若应逆位,你二人或有一线生机。”
庄苑与李听澜对视一眼,不明的看向临沂主持道。“临沂主持可否为我二人指一条明路?”
临沂收起手中的锦簿放到一旁,伸出左手闭眼捻算。
屋内烛火迢迢,照耀在众人脸上,庄苑有些担忧的看向李听澜。
一路以来,直到此时此刻,庄苑才清楚的知道,李听澜带她来此处的用意。
还记得李听澜之前所说的话,他终究会替她找到回去的办法。
临沂收起手看向二人道。“若想破除此命,需你二人阴阳互补,既成天意,纵使外界如何干预,命既连贯,既成定局。”
深夜已到,风萧鼓瑟,嘈杂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