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 Pot of Tea 一壶清茶
连知雨领了卡,迈步进了水月四轩的第一间,代表唐风的煎露轩。
煎露轩主色调仍然是素淡的,但添了些赤金朱红。墙上悬挂着唐代仕女图,北墙的博古架前摆着茶席,香炉的袅袅淡烟后,身着唐装的茶艺师正持着长柄茶勺为宾客分茶汤。
连知雨也分了一碗,端着在旁边从头看起,补完整了煎茶的全过程。
要先体验完再出题,那出题肯定是考现在“体验”的这部分了啊,她对茶叶知之甚少,但速记能力还是可以的。现在记住所有程序和细节,勇闯决赛一举夺魁,Sue直接从她这里买得了。
接下来的宋明清三轩她也依次刷完,最后涤雪轩的茶艺师是一位娴静美丽的大姐姐,在泡据说是乾隆皇帝最爱的“三清茶”,她一边用小木勺从珐琅彩的罐子里取出龙井、梅花、佛手和松仁,一边将背景典故娓娓道来,连知雨听得太过认真,还喜获大姐姐从旁边水果盘干冰堆上取来送她的荔枝一颗。
她站在香室门口一边剥荔枝一边回忆,确认历历在目之后满怀信心地走进去交卡、拿考卷、开始答题。
如果高考能这么有把握就好了,她将立即篡位秦觉夏。
名字写完,她目光下移看第一题。
呃,不会。
第二题,完全没见过。
第三题,连知雨放下了笔。
哎,不是,怎么不问我三清茶是哪四样东西啊?这些题目刚才有说???
我国唯一不采梗、不采芽、只采叶的茶……连知雨的手下意识地伸向口袋摸手机,可抬头一看,工作人员正微笑看着她,她回了一个微笑,讪讪低下头去。
还好不是高考。不然篡位肖沂寒了。
没办法了,她胡乱答了一通交上去,二十道题对了七道,工作人员在她的集章卡最后一个空白格里盖上了一个“采青”。
“这是什么意思啊?”
工作人员小姐姐温柔笑道:“采青是制茶的第一步,就是尚未制成,还需努力的意思哦!”
“那我还能再…….”连知雨含蓄地留了尾音。
“今天每人只有一次答题机会呢,之后我们茶馆还会在中秋、元宵等节日举办活动,欢迎届时再来参加哦!”
连知雨心凉了半截,这都不是中道崩殂,可以说是起跑线崩殂了。
纵使Sue并未对她抱予获胜希望,连知雨依旧深受打击。她想赢下比赛并非是替雇主心疼钱,而是倘若自己赢了,她就能确定,确定昼雪能到她手。
她不想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身份未定的人身上,她不相信任何人,但凡有希望,她就要靠自己来拼。
当然,现在好像是没希望了……
心灰意冷地领了卡片后连知雨离开香室,正思索着对策,不小心撞上一个人。
她心不在焉地道歉,对方却已经认出来她:“知雨?”
连知雨抬头,正是她奶茶店同事钟瑶的姐姐钟璇。她打起精神和钟璇寒暄两句,得知她也是去答题的,连知雨苦笑:“璇姐姐你肯定能通过,不像我,一问三不知。”
她想了想,抓住机会补道:“如果你要是获奖了,大奖茶叶能不能卖给我一点?价钱可以谈。”
钟璇讶然:“你什么时候对这茶叶感兴趣了?不过我估计是没机会了,我三点钟就要走,决赛三点半才开始呢。”
啊哈!连知雨暗喜,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下午三点二十分,连知雨提前来到大厅,大厅已经改造成主持台+参赛席的形式,右边竹帘完全放下,大门口也多加了一道屏风和观众区隔开。没有评委席,倒是茶馆老板坐在主持台旁边。原先进门处已经围了起来,摆放着四排深色胡桃实木加藤编靠背的椅子。左边在筛选参赛者进场,她连忙排进队伍。
工作人员只检查了卡片上是否有合格的印章,没有比对身份信息——本来也是,那卡片就写了一个不知真假的名字罢了,又没照片啥的。
她顺利通过检查,看到最后一个进来的参赛者,更是确认了这茶馆参赛筛选的草率。
“你怎么通过的?”连知雨表面震惊,心里却已经有了结论:他刚才连绿茶青茶都分不清,现在倒是变成茶学博士了?不可能,十有八九是和她一样的路子。
然而秦觉夏不以为然道:“不都考的茶叶知识吗,临时恶补一下呗。”
啊?
临时补?
没开玩笑吧?这还有天理吗?连知雨这下真的震惊了,她顺着问:“那么多知识你怎么知道考哪些?”
秦觉夏心情颇好的样子,不紧不慢地解释:“我问了几个参赛者的题目,有一道听起来挺特别,搜了一下,是出自《中国茶图鉴》,其他的题目也在书里有,估计就是用它来出题。大厅前台上面就摆了一本,和《茶经》一起。我就背了这两本。”
背。
连知雨心如死灰地想:遇到你这种脑力怪物,我才是真背。
秦觉夏突然反应过来似的,反问她道:“你居然也?你不只是爱好了吧?”
连知雨扬了扬手里的卡:“那是自然。”
突然,秦觉夏捏住了她的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