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刚过,巍峨的京城门外早已热闹非凡。
皇帝身穿明黄龙袍,头戴冕旒,负手站在最前方,身后一众王公大臣。
远处传来沉稳而有节奏的脚步声,声音由远及近,伴随着黑压压前行的军队,个个征战五年,从尸山血海爬出,眼神犀利,气势如虹,压迫感极强,如滚滚雷鸣,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灵。
顷刻之间,军队就到了眼前。
领头一位已至不惑之年的英武挺拔男人利落翻身下马,带着一位俊美少年,跪在皇帝面前,双手抱拳,高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数万大军同一时间跪下,跟着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响直冲天际,远在城内的百姓都如雷贯耳,激动地看向城外。
“好!好!好!”皇帝一连说了几个好,让众将士起身,随后激动地上前几步,亲自扶起赵岩昊。
赵岩昊起来,对他拱手低头,声音铿锵有力,“微臣不负陛下所托。”
皇帝看着他沧桑许多,两鬓泛白的脸,想起了姜夏两国忽然单方面毁约举兵压阵,他这好友即刻请战,出发时意气风发,英俊非凡的模样。
出战五年,物是人非啊。
皇帝眼眶微微发红,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难为你了。”
见皇帝的神情,赵岩昊微微动容,“为国为君,这是微臣应该做的。”
是君臣也是好友的两人简单寒暄几句后,皇帝看向了他身后的少年。
离开时尚且身形单薄,面容稚嫩俊逸的少年,如今已经完全长开。
身量已经和他爹齐平,甚至隐隐压过,身姿笔挺,气宇轩昂,五官极其锋利,浓眉深眼,鼻梁高挺,俊美的不似真人。
最让皇帝惊讶的是,在少年身上,他竟感觉到不输赵岩昊的气势。
仅仅站在那里,就如同撼不动的山岳,又如同隐而不发的绝世兵锐。
虽然在接连不断的战报中,他知道这次大胜姜夏两国,甚至灭了姜国,最大的功劳在赵君逸身上。
但真正见到,才发现,民间叫少年战神之称,一点都没有叫低。
他还才仅仅十八岁!
皇帝看着他,眼里的喜爱和赞赏之情完全掩盖不住,他走过去,连连拍着少年肩膀,“君逸后生可畏,叶国又添一一名绝世良将,可谓天助叶国。”
“谢陛下称赞。”赵君逸回答的不卑不亢,但又能从他的举动和细微表情中看出对皇帝的尊敬和爱重。
皇帝看着更加喜爱,心里直叹,这要是他儿子就好。
要是他儿子,他就可以没有顾虑地立太子。
而不是被大臣暗地里议论他不愿放权,不想别人觊觎他的位置,而迟迟不立太子了。
在城外迎接完毕,大军进城。
一路上百姓激动地呼声如浩瀚烟海,一浪高过一浪。
叶婉欣也在其中看着黢黑骏马上陌生又熟悉的俊美青年。
死前他已经快要到不惑之年,少年时期的俊美轮廓硬朗起来,变的英俊逼人,威严冷峻。
叶婉欣感觉他如今与过去有细微的不同,不知道是不是时间过去太久,她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印象在脑海已经模糊的缘故。
在她盯着他沉思之际,他似有所感,忽地扭头,凌厉的目光朝她这个方向射过来。
叶婉欣一惊,反射性地躲在窗后,避开他的视线。
她抓紧胸前的衣领,惊疑不定地想,他看到她了吗?
会不会觉得她躲避的动作奇怪。
叶婉欣懊恼地咬住红唇,眼眸低垂,她完全没有必要躲着。
想是因前世活着却没回去,躲着他两年心虚的缘故。
赵君逸收回视线,对于一闪而过的娇妍脸蛋,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想到某个人,他觉得如今的大街太过噪杂拥挤,有种迫不及待到明天,上朝论功行赏的时候。
到那时,就能看到她了吧。
次日
大臣分站太极殿两边,一众将士站在大殿中央。
总管太监刘忠盛站在皇帝的下方,抑扬顿挫地宣读手中的圣旨:“镇国公携子奉命出征,不负所望,大败姜夏两国,挽救叶国于危机之下,其功勋千秋,特赏幽谷州为国公之采邑、黄金万两……”
长长的赏赐还没念完,在场的大臣都变了脸色。
幽谷州虽然不是什么肥沃之地,又临近边境,但是这个地方进可攻退可守,是行军之重地!
又毗邻镇国公已有之封地崇礼州。
两州合并,比不少小国都大。
要是镇国公有反意,以赵家的声望,他们完全可以以两州为基点,攻向京城。
待赏赐圣旨念完,瞬间有不少大臣站出来,跪地高呼:“皇上,不可!”
其中还有大皇子叶渊,他跪地看着上方的皇帝,言辞恳切道:“父皇不可,幽谷州乃叶国重地,还请父皇收回成命。”
大臣纷纷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