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在那头巨蟒的注视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摄政王今日是怎么了?前些日子拎个火炉上来烤地瓜土豆。后来陛下让郑总管又去请了几次,都无济于事。可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却一早就站在这里,难不成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发生?】
【沈淮书你又是抽的哪门一疯,在府上睡觉不好嘛!弄得我都不敢上奏了。你要是想上朝也不是不可以。能不能有个预兆,好让我提前称个病。这早朝也太压抑了】
不是,是我非要来上早朝的吗?我难道不想好好地睡个懒觉?我一点都不想来好嘛!
沈淮书垂着眼帘,在他人看来或许有些高深莫测,在他自己这里却是困得直打瞌睡。
昨晚沐浴完他便回了寝殿,上床盖被一气呵成一动不动。亲了人以后只感觉自己头皮发麻,全身似一团火般徐徐燃烧着。好不容易挨到后半夜才沉沉地睡过去。
今早天气还未亮却被小皇帝连哄带骗地拽到了金銮殿。听着这些人在一旁“嗡嗡嗡嗡”的。都梦回到了现代,就仿佛有老师在讲台上讲天文一般。越听越困,都快睡着了。
那大臣见沈淮书没什么反应,便又继续起奏,龙椅上的小皇帝面色越来越阴郁,最后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谁也未敢发言。
不知是过了多久,沈淮书突听有人叫他一声:“淮书”
他缓缓地抬了眼,就见小皇帝端坐在龙椅上,一脸认真地看着他道:“淮书可有什么方法能解百姓危机”
解百姓危机?沈淮书一时没反应过来。他记得自己是奸臣来着。怎么治国治民的事情又问他?
“这个嘛……”沈淮书支起耳朵,去听一旁的心声。
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小皇帝问的是什么。
【听说这个逆臣昨日留宿在了陛下的寝宫,他不会是对陛下做了什么吧!陛下已经快到而立之年。这个逆臣不除去一日,陛下的后宫便会空虚一日。他这般对陛下,简直是目无王法,罪不容诛】
陛下的后宫空不空虚跟我有毛关系?我对他无礼?奥,要说无礼,昨天晚上好像还真有点无礼。
【摄政王他连续几日都未上早朝,今日却突然站在这里,他究竟有什么目的?】
说了多少遍,我只想去卖我的臭豆腐,一点也不想站在这里。话说,你们能不能说点有用的。
【陛下怎么还问他的意见,他不祸害百姓,残害忠良,我们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这事我也很想知道。
【虽说前些日子陛下已派去了赈灾粮,为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各地干旱问题也得到了缓解,百姓重新种上了粮食,以后还有高产量粮食有备无患。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谁又能想到两日前各地区竟闹起了蝗灾,即便是昨日下的雨水也未能阻挡它们对农作物的侵蚀】
蝗灾?他们刚刚讨论的莫不是怎么灭蝗。
阴暗潮湿的环境不利于蝗虫繁衍,但刚刚干旱的土地却大大地加快了它们繁殖的生长速度。而连日来的干旱岂非一场稀稀疏疏的小雨能够改变的。
也就是说以后的几日若无雨的话,蝗虫必然更加泛滥。这样的话即便是种上高产粮食也等不到收成。
所以小皇帝今日要他来,就是想要死马当活马医。问问他的意见?
见他不答,小皇帝抿了抿嘴道:“朕已经让各地官员用了很多方法。比如壕堑掩埋、挖沟水淹、篝火诱杀、对虫卵下药。却依旧无济于事。若再这般下去,蝗虫转移过的地区百姓便会颗粒无收。很快就会流民四起。边关本就不稳。敌国若趁此机会来犯,我朝粮草不足,很难御敌。”
【是啊!民以食为天,我朝国库空虚,能救得了一次灾民恐难再救第二次。】
【这敌国若是来犯,料是他沈淮书是杀神,从无败绩,也很难预测我大盛今后的国运】
【我们都用了这么多法子,都无济于事。沈淮书他一个莽夫,能有什么方法】
【如今这么多灾难,不会是他沈淮书带来的吧!天降惩罚,怎么不罚到他的头上。陛下还留着他做什么。不趁早除去他,他指不定什么时候又掀起风浪来】
沈淮书默默地翻了个白眼,总结下来不就是国家穷。但他不相信各地官员也穷。他不相信这么大的国家打仗真的打不起,救灾真的救不起。
你们这些在座的官员应该好好地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有几个不是膘肥体壮,油光满面的。一个个的都能装下两个小皇帝了。
所以小皇帝你是掌控了朝堂,清除了摄政王的人。但这些见风使舵的人不光吃得好,脑袋都生锈了。你就不打算好好地整顿一下?然后再重新重用些人才。
“也不是没有别的方法”理了理衣袖,沈淮书抿嘴笑了。但他接下来说的话却让文武百官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