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的纱,银白的字。指尖一点凸凹不平令陆时意识到那些字竟是用丝线一点点绣上去的。
将白纱裁制成铜钱大小的各色花瓣,再用银白的丝线绣出米粒大小的字,这一场雪堪称用心良苦。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此情此景,陆时无酒自醉。虽然是送给谢夫人的寿礼,他藏起一片也不影响吧!
得到陆时的提醒后,有宾客抓住一片雪花,念出了上面的字,“万山载雪,明月薄之。”
寥寥八字,意境非凡。
宾客的手忽然有了自己的意志,偷偷将手里的雪花藏入袖中。然后装作之前什么也没抓住,伸出手继续接雪。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王凝之看着手里的雪花诗,久久不能回神。
桓伊:“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这句诗合该是我的。”
好想现在就过寿,刘郁离送他的寿礼若是比不上今日的,他就同他断交。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王玉英接住一片,仍嫌不够,直接跑到树下,拾取之前掉落的。
看着越来越多的宾客加入寻雪大军,谢道韫莫名心痛,这是她的寿礼啊!
她不管,雪花带走就带走了,上面的诗一定要留下。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好诗!好诗!”陆父看着庭院中疯抢雪花的年轻人,有些遗憾自己年纪太大了要脸。
但等看到别人都抢到三五片,陆时才捡到一片的笨拙模样,恨铁不成钢。
算了,儿子不争气,当老子的就要多费心点。
于是陆父一手遮住脸,混到人群中,一手伸进年轻人堆里,不管不顾抓住一把就跑。
陆时跟在后面一阵小跑,提醒道:“爹,诗有重合的,要慢慢挑。”
这是陆父不知道的事,愣了一秒后固执说道:“重的怎么了,可以留给你娘,你妹。”
这是送给谢道韫的寿礼,自带吉祥才气,还绣着精妙绝伦的诗,意义非凡。
谢道韫走下主位,来到刘郁离身旁温声问道:“这场雪藏着多少诗?”
刘郁离:“一年一雪,一雪一诗。夫人经历了几场雪便有几首诗。”
谢道韫惊了。她今年是四十岁寿诞,也就意味着这场雪中藏着四十首诗,而且还是从未听过的新诗,每首诗皆是能流传千古的水平。
这些诗风格各异,绝非一人所作。无法想象眼前人是有怎样的通天之力能得到这么多绝世好诗?
“这些诗是哪里来的?”
刘郁离:“夫人可曾听闻华胥梦?这些诗全是梦里得来。”
这个回答放在后世一定被骂离谱,但放到现在正常得不得了。
傻子当皇帝,刺史抢客商,将军食人魔。从司马衷、石崇、张方就能一窥魏晋荒唐。
当一个时代是扭曲畸形的,一些异常反而成了正常。例如,时而疯癫的刘郁离。
马文才深深瞥了刘郁离一眼,玄之又玄,这个答案很有名士风采。
华胥梦的典故,谢道韫自是听过的。
此典故出自《列子·黄帝》,据载,黄帝昼寝,梦游华胥氏之国,那里百姓过着自然宁静的日子。
后人常以此指代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抑或是梦境。
谢道韫眼中闪过一抹异色,对这个答案没有多说什么。
半个时辰后,寿宴恢复正常。何家人的东海红珊瑚已成明日黄花,没什么人在意。
众宾客想的是等王家家仆把诗集整理好了,自己一定要抄录一份。
左思《三都赋》一出,洛阳纸贵。今日刘郁离梦中所得的四十句飞雪诗一经问世,少不得晋国纸贵。
这份独一无二的寿礼连同刘郁离此名定会响彻天下。
不多时,王家侍女鱼贯而入,奉上酒菜。
歌舞升平,觥筹交错,贺声不断,整个庭院被喧嚣裹挟,一直到华灯初上,闹哄哄的人群才慢慢散去。
刘郁离、马文才先是同主人家道别,又再行拜别桓伊,两人正走到连廊又遇到熟悉的拦路戏码,这次还是王大小姐。
不同于上午的惊鸿一瞥,王玉英此次直接将视线停驻在刘郁离身上,羞涩一笑,“今日多谢刘公子替玉英解围。”
马文才暗自瞪了刘郁离一眼,示意全是你惹出来的麻烦。
王玉英补了一句,“也多谢马公子后来仗义执言。”
刘郁离:“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我最讨厌对不尊重女子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