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阁是一栋三层小楼,每层翘起的檐角分别挂着一串形状各异的水晶风铃,微风吹拂下,璀璨冰凌相互碰撞,叮叮咚咚,宛如溪水歌唱。
那些看似澄澈、珍稀的水晶风铃是玻璃实验的废品,为了抬高店铺身价,被赵掌柜拿来冒充白水晶。
迄今为止,玻璃实验已经投入了三百两黄金,而产品产出约等于零,不是不成形状,就是奇形怪状,至今没有摸索出稳定可靠的烧制规律,更不用提依托于玻璃的水银镜了。
刘郁离抬腿迈进第一层,店内除了掌柜以及四男四女的青衣侍从外,客人只有七八位,一旁的祝英台忍不住低声问道:“人这么少,是不是生意不好?”
刘郁离还没说什么,迎面走来的侍女就微笑着回答,“豆蔻阁所有货品上午已经全部售空,店里剩下的皆是样品,仅作展示之用。”
祝英台忍不住问道:“人来了却买不到东西,大家不会生气吗?”
青衣侍女含笑道:“豆蔻阁所有东西坚持只用最好的原料,慢工出细活,好东西自然值得等待。”
拿起一旁货架上的宝相纹青瓷盖盒,娓娓道来:“公子请看这款珍珠玉容膏,用的是太湖珍珠,精心挑选光彩润泽的上等珍珠,再邀请十年以上的磨珠人磨出最细腻的珠粉,仅这一项工作就足足耗费半个月。”
其余客人也纷纷被吊起胃口,静静聆听。
“之后,辅以白牡丹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末,并用同年雨水时节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钱调和在一起。”
这番说法自然是刘郁离根据《红楼梦》中薛宝钗所服冷香丸总结出来的销售话术,不得不说完美迎合了士族对于高雅、奢靡的追求。
此番说法唬住了绝大部分人,但祝英台认识刘郁离时间已久,什么唬人的话没听过,眼中闪过一抹怀疑。
青衣侍女浅笑盈盈,说道:“公子若是有时间,何不上二楼亲自试用一番,就知道奴婢所言非虚了。”
祝英台扭头看向一旁的刘郁离,见她点头,就跟着侍女一同上了二楼。
不同于一楼的完全开放,二楼被分成了左右两排包间,祝英台跟着青衣侍女来到左边一排,进了牡丹厅,发现里面早已有两位穿着差不多制服的青年在此等候。
“公子,下面就由他们服侍您净手、试用。”青衣侍女说完,就要退下。
祝英台呆了,怎么底下是有侍女、侍从招待,进了房间反而全成了侍从,一低头看向自己的衣服,顿时生出猜想,“右边随侍的是女子?”
青衣侍女点点头,女客那边自然是由侍女招待,并贴心地表示,“现在,豆蔻阁推出了预定免费送货□□,整个钱唐城内,公子只要留下地址,等东西到了,我们会第一时间送到公子手中。”
此时,祝英台已然明白为何众人买不到东西却没有恶言相向,哪怕一开始心存怨气在这接二连三的妥帖细致服务后,也能消去大半。
更何况她还没花半分钱,围过来的侍从已经热情表示,店铺内的所有产品,只要不嫌麻烦,她可以尽情试用。
若是渴了、累了,三楼还有免费供应的茶点果子、桌椅书籍,任凭客人取用。
就在此时,祝英台的注意力被木架上摆放的圆盘盥器所吸引,小紫叶檀木材质,盆底由三只立体猛虎托起,两侧饰以流云纹,盆中央立着青蛙、乌龟、游鱼、飞鸟。
左侧侍从手捧木匜缓缓向盥器中注入温水,在水流的冲击下圆盘内的浮雕小动物渐渐动了起来,随着水流越来越大,青蛙旋转、乌龟探头、游鱼摇曳、飞鸟展翅,静止的小动物在瞬间活了过来,于水中尽情嬉戏。
祝英台兴高采烈道:“是晋公盘。”
“公子好眼力,竟能看出此物原形。”右侧侍从双手捧着木盘,盘中摆放着四个白瓷盖盒,“真正的晋公盘,敝店用不起,也不敢用。”
晋公盘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送给女儿孟姬的陪嫁品,本由青铜所制,乃是王侯级的礼器,盘身饰以浮雕龙纹,刻有七段铭文,共183字,先是追溯了晋国祖先开疆扩土的功绩,后又表达了对女儿孟姬的谆谆嘱托。
一句话概括就是我家有皇位,我女儿不好惹。因此,晋公盘被网友戏称为嫁妆天花板。
侍从的话,祝英台不以为然,此物与晋公盘大差不差,完全抓住了晋公盘的精髓。
常言道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紫色为祥瑞之色,向来为帝王将相、文人雅士所喜爱。哪怕眼前的不是青铜礼器,单就紫叶檀而言,一般士族也是用不起的。
祝英台盯着身旁的侍从,两眼晶亮,“这套盥、匜,卖吗?”
这般情景,侍从见得多了,缓缓摇摇头,说道:“不过,乐福居有同款。”紧接着话音转一转,“可能也要等。”
短短几秒钟,祝英台的眼睛暗了又亮,亮了又暗。
“净手的香蔻有桂花、梅花、兰花、竹叶,四种香味,公子喜欢哪种?”
祝英台随意点了桂花,甜甜的香味抚慰了受伤的心,伸手接过左侧侍从递过来的手帕,同时拒绝了他亲自涂抹的建议。
指尖一挑取出一抹玉容膏,在掌心化开,由内及外搓开,不多时嫩滑细腻之感,油然而生,还透着一股淡淡的兰花香,纤纤玉指,不外如是。
二楼的祝英台有多舒心,一楼的刘郁离就有多闹心。
一切皆从一刻钟前说起,王复北带着四位仆从闯了进来,张口就说:“豆蔻阁,我太原王氏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