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野闺秀重生遇疯批 > 第13章 璇花篇·十三

第13章 璇花篇·十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

春末夏初,桃花枯萎凋落,但园内还是栽种了许多桃树,碧绿拂面,一眼望不到尽头。

沿途偶有成双成对的喜鹊结伴而行,仿若世外桃源。

她随行在淑妃右侧,淑妃不算健谈,可提到七皇子总是笑眼弯弯,那些幼年过往,几乎全都记得,且十分清楚。

譬如殿下第一次会走路,第一次摔跤,第一次发脾气。

细枝末节,没有一件忘记。

“瞧本宫高兴糊涂了,总是自己念叨着,俞姑娘可是听得厌烦?”

俞沅之含笑:“娘娘愿意与我分享,欢喜还来不及,怎会厌烦。”

淑妃伸手牵过她:“本宫听闻你还有阿娘,如今身在何处呢?”

她低头:“阿娘身子微恙,不宜走动,在灵鹤寺休养。”

淑妃长叹一声,又问起未进襄京以前的生活,听到那些山野风光,民间趣闻,仿佛颇有兴致。

“太后娘娘在四年前,就曾为七皇子挑选掌事官,大多为朝臣族人,但无论是公子或是小姐,不出三日便称病请辞,也怪殿下自己胡闹,用尽法子折腾人。太后娘娘为此忧心一年之久,直到你来,竟能撑过满月,实在难得。”

俞沅之蹙眉,她所接触的七皇子,简单良善,脾性温和,全然不是传闻中那般暴躁孤僻。

本以为那些谎言,是有人刻意抹黑七皇子名声,歹心散播,但听淑妃言外之意,难道说少年曾经,果真恶性难驯……

她随行向前,思绪游离,未察觉到身边人突然放慢脚步。

“臣妾参见皇上。”

俞沅之吓了一跳,仿佛在睡梦中被雷惊醒,猛然抬眸,前方凉亭内一团金光,再眨眼,斯文清瘦的中年男子身着龙袍,端坐其间。

脑中尽然空白,忙与宫人一道跪地请安。

儒雅嗓音从上首缓缓传入耳中:“免礼。”

陛下为人宽厚,是出了名的软弱,都说是被多年幽禁吓破胆子,即便身处君主之位,也碍于外戚威势,傀儡一位,故而惴惴不安,夜不能寐,除了曾因德妃与皇后争执,再未见他发过火。

她起身后,埋头不语。

“参见淑妃娘娘。”

这声音……

“自家人私下见,叫长姐更亲近。”陛下笑道。

是霍琅!他的风寒都好了?

淑妃出言解围:“陛下莫要为难三弟,他向来守礼,君臣、公私分明,臣妾既为后妃,他是断断不会逾矩的。”

陛下低笑两声:“那便由得他吧。”

俞沅之视线一直盯在淑妃的藤紫色裙摆上,但那抹明亮倏地向前消散,她唯有转望泥土。

陛下待淑妃虽然无宠,但骨子里的和善一如既往,扬手示意女子落座歇息。

“正巧你来,也帮朕劝劝他,接连病了两日,太医称其受寒严重,高热厉害,朕在宫中颇为挂念,这个岁数该成家了,左拖右拖,急时无人在旁如何是好。”

皇上在为霍琅议亲……

淑妃缓缓点头:“陛下所言有理,二十岁,应当定下心来,肩负妻子儿女之责。”

说罢,她看向霍琅:“风寒可好全了?”

霍琅低应一声。

身为太后侄子,声名显赫的镇国将军,其夫人之位怕是要被朝臣抢破脑袋。

俞沅之记得上辈子,霍琅是不曾成家的,孑然一身,踽踽独行。

太后曾为他许过三桩亲事,但到最后都不了了之,就连皇后这位敌对阵营首脑,在霍琅射杀她弟弟前,都对此极度上心,妄图以婚事拉拢。

霍琅拒绝理由,是他常年在战场,生死未定,不愿耽误她人。

但在三十岁后,他几乎统揽大权,不再出征,也未见娶妻。

或许那时,已无人能强迫他做不愿做的事。

唯有他强迫旁人。

陛下的声音将她从回忆中拉回来:

“朕记得……太后择过两位大家闺秀,一位是福郡王那嫡亲孙女,宝成县主,一位是少师之女周氏,论及身份年龄,都十分相配啊。”

皇上虽为霍琅议亲,但提到的都是太后推举之人,并不会借此耍心思。

淑妃应是:“两位闺秀皆出色,太后确都十分心仪,难以抉择,甚至曾有意将二人,同许给三弟为平妻,但仔细思量并不妥当。”

太后对这个侄子……真是好。

“不过……”淑妃话锋一转,“臣妾倒以为,应当听听三弟自己的意思,毕竟夫妻要共度余生,彼此扶持,自然情投意合最为紧要,如若无缘,又何必强人所难呢。”

皇上颔首,看向霍琅。

“臣不愿。”

简洁明了,连婉拒都称不上,此乃直拒。

俞沅之旁听都冷汗直流,皇上与淑妃叽里咕噜说一大串,他三个字就打发了?

淑妃抿唇轻笑:“才刚起个头,怎连考虑都不考虑,难不成……是有意中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