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云遥同玉漓相识的场景,正可谓是不打不相识。那还是在五年前的仙法大会上。
作为玄清宫最出色的弟子,玉漓不仅承载着师傅的厚望,更是承载着众多弟子们借助奖金修缮斋房的殷殷期盼。不曾想,半路杀出个云遥,两人相斗三十个回合,最终玉漓画符慢了一步,云遥的剑尖已指向她的咽喉。
在师兄弟的一阵惋惜声中,玉漓漠然垂首,“我输了”。只是令她没想到的是,赛后云遥把自己所得的第三名奖金分了她一半。
“听说你拿奖金是为了给师妹师弟们修缮斋房,这一半或许不够,但也算我的一点儿心意。”
接过沉甸甸的一袋儿灵石,玉漓满怀感激,“多谢多谢!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斋房的条件确实不太好,有了这笔钱,我们再凑一凑,起码不至于冬天挨冻了。”
没想到四大宫之一的玄清宫日子也这般难过,云遥一副同病相怜的神情,“没钱的日子,苦啊”
“苦啊”玉漓也跟着迎合了一声,就这样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只是玄清宫的课业繁重,云遥每次发给她的消息,总得等个十天半个月才有回复。这次事情着急,她等不了这么久,便直接御剑而来。
自得了云遥这一半奖金的“恩典”之后,玄清宫的一众弟子们对她无不心生感激。因而守门的小道士看见是她来了,手舞足蹈,恨不得打开大门,放炮欢迎。
“原是云遥姐姐来了,快请进来吧。”玄清宫的规矩也不少,是以云遥不怎么过来。看见这面生的小弟子如此热络,她反而有些惊讶。“姐姐宽心,且在此处稍作片刻,玉漓大师姐的昏课还有一炷香时间就结束了,已经给她偷偷传了纸笺。”
“多谢了,怎么你们玄清宫传递消息的法子还如此…原始?”
“姐姐有所不知,负责昏课的玄翁师伯老眼昏花,反而是这种原始的手段才能逃过他的眼睛。若是用符,岂非关公面前耍大刀,只怕还未画完就被逮住了。”
“有道理”云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反正闲着,便与这小道士多聊了两句,“我瞅你面生,怎么你竟认得我?”
“姐姐说笑了,我们的斋房能修缮都是承了您的恩情。大师姐特意在每个斋房的入门处挂了一张您的画像,让我们每次出入看见都心怀感激。”听完小道士的话,云遥惊地差点儿一口茶水喷出来,只知道玉漓说会好好感谢自己的,不成想是这么个感谢法子。
“阿遥!”还未见人,银铃般的声音已远远传来,云遥走出小木屋一看,那个穿着道袍超自己快步跑来的明媚女子不是玉漓,还能是谁?
云遥也快跑两步,两人在人群中轻轻相拥,笑靥如花。“本来今日这课听得昏昏欲睡,但收到纸笺说你来了,我便登时清醒了。只可恨玄翁师伯说到兴起时就没完没了,等了许久才散学。你也等久了吧?”
“不久不久,跟你们这小师弟聊得挺开心的。”两人回头朝伸长脖子张望着的小师弟招了招手,自向玄清宫的僻静处走去了。
“对不住啊,阿遥,我其实昨日就收到你的消息了。只是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又许久未见你了,想着抽空去找你一趟。”玉漓拉着云遥的手在西南角小花园的亭子中坐下,顺手画了一道隔音符贴在亭角。
“小事小事,知道你们玄清宫课业重,请个假不容易,这个事情又着急。我闲人一个,这不就来烦你了”
玉漓笑了一声,递上一杯清茶,神情转为落寞,“天门山的天级消息我们也收到了。现在夏禹洲修仙者众多,我们还得靠着天门山的灵讯获取灵石,所以他们这新的指令我们不得不从。”
“是这个道理,所以才想着投奔你们玄清宫。我无需什么俸禄,也不用给我张罗斋房,只要让我挂个名儿,能收到天门山的传讯就成。”
回九苍山之前云遥便能预想到自家师傅不会再招收徒弟,可偏偏天门山规定登记的门派必须在六人以上。她便传了三道灵讯给三个人,希望能搭伙儿挂个名。
玉漓何尝不知道她的想法,只是又摇了摇头,“现在妖祟少而修仙人多,我们玄清宫招徒弟都得过四场试炼呢。单说能力,你肯定够格,只是我师傅玄翙道长名下早已没了收徒名额,去年秋天”玉漓四处瞧了瞧,又放低了声音,“天门山一位尊者的侄孙子想来我师傅门下,都被拒绝了。”
“啊?那别的道长呢?”云遥顿觉大事不妙,眉头一皱。
“我二师叔玄翊和三师叔玄翁名下倒是还有名额。只是…玄翊师叔的大弟子是玉渊”听到这个名字,云遥抑制不住打了个颤,连忙出声,“算了算了,那玄翁道长呢?”
“只怕入他门下,就得不了自在了。”
“怎么说?”云遥对别人的家事没兴趣,只知道玄清宫中有玄翙,玄翊和玄翁三位道长,至于这三个人脾气秉性如何,相貌如何,她却不大清楚。
“只看我上他的课上得双目失神就知道了。玄翁师伯对功课十分严格,本来我们这些大弟子是不必再修这些基础课业的,但偏偏他不许。所以我们都得乖乖上课。他门下的那些亲传弟子就更不必说了,听闻单是一个简单的避水符,就要求课下画三百遍。又听闻他的大弟子玉清,已经三年没回家探望过了。”
“天呐”云遥不禁替那个素未谋面的玉清默哀一声,心中激荡不平。这么看,玄清宫这边是没戏了。
看出了眼前人的落寞伤神,玉漓拍了拍她的肩膀,“实在不行,要不去问问卿卿那边的情况?兴许她那里还有门路”
三道灵讯中一道给了玉漓,剩下之一就是给了玉漓口中的卿卿,南卿卿。
除去天门山之下的四大宫外,夏禹洲目前还有众多小的修仙门派,有的存续了几百年,有的不过才兴起几十年。
南卿卿所在的刍苟门便是后者之一。
刍苟门原名刍狗门,取的就是道家始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名句,旨在教导门众摆脱刍狗的命运,自珍自爱,求索内心,万事以己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