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生猛书生的乖乖小夫郎 > 第67章 彩头

第67章 彩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知府大人同新上任的学政大人,以及南先生和其他应邀出席的各界名流等,会对清会上每位学子的制茶过程及进行观摩和点评,最后评出一名茶魁。

府城百姓都等着一睹今年茶魁的风采。当然除了院试榜首和武举榜首之外,最受人关注的就是这位即将面世的茶魁了。

正如此前薛启辰所言,不少高门贵户家中有待字闺中的女儿或哥儿的,都早早备好的帖子,生辰八字都备好了。

除了荣誉,也有实打实的好彩头可拿。茶魁在内的前三名可依次挑选一件。关于这三件彩头早就传开了。一方五星联珠图纹的端砚,一本极为难得的前朝善本书,以及半饼团茶。

坊间议论纷纷,说这块端砚就是当年女皇赐给狄大人的那块,自然是价值连城。若是谁家得了,哪怕转手卖掉,也够一辈子锦衣玉食;善本书来头也大,听说连嗜书如命的什么王爷当年都是求之不得。不过关于这半饼团茶,众人态度模棱两可。茶饼而已,纵使千好万好,哪怕是金子做的,又能值几个钱?

关于这些彩头,庄聿白自然也从薛启辰那里听到些传闻。要么说二人一见如故呢,两人都觉得这砚台好,其次是古书。薛启辰更是直接开口:“琥珀兄,若是孟书郎得了这砚台,看在你我相识的份上,借我摸一摸。”

庄聿白心里却没了底。他见了九哥儿制茶,与此前云先生教孟知彰的路数大为不同,若这墨斗以这个路数定乾坤,孟知彰……管他呢,各花入各眼,万一孟知彰运数好,万一这些评委们专好这口,万一一个不小心这馅饼就是掉到咱家碗里了呢。

“好,若是孟知彰得了茶魁,我们让他选砚台。”庄聿白看好了那方砚台,说不定就有万一呢。

但这茶魁哪是那么好得的。

好茶、好水、好器、好技,自然是缺一不可。当然哪一样不是拿钱堆出来的?尤其这最后一样,茶术,更是非一日之功,非一人之力。若是没有一定的家资托着,谁家有闲钱闲心练习这个。

当然还要有好的赞助商,若找的是小摊小台,知府大人等一路点评过去,好不容易走到你跟前,你的茶汤凉了,或者茶膏化了,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所以虽然尚未正式“茗战墨斗”,多数人心中已经有了茶魁人选,那就是骆家大公子骆耀庭。要人品有人品,论相貌有相貌,家资家教更是数一数二,更有一个府城最大的悦来茶坊在身后顶着。今年茶魁,非骆耀庭莫属。

甚至比赛头一天,已经有不少人将准备好的贺礼悄悄送去骆家,当然中间或夹杂银票,或藏着庚帖等。若正妻之位实在争不上,只要能进骆家门,哪怕当个填房姨奶奶也比外面小户人家的大娘子还要尊贵。

骆耀庭还是有些骄傲和清高在身上的,这种事情他向来不屑,全然交与父亲去处理。自己是个读书人,读书求知,斗茶养性,他这榜首和茶魁的位子,自然要拿得坦坦荡荡,风风光光。

骆耀庭就是要让世人看看,尤其那位自以为是的书生瞧瞧,什么是真正的大家公子风范,什么是清雅读书该有的气度。

这日一大清早,悦来茶坊的摊台前便已挤满了人,骆家大公子难得登台制茶,他们要亲眼见证下这位新任茶魁的面世,见识下东盛府最顶级的制茶技艺和翩然如玉的公子风采。

骆耀庭一身清雅儒衫,志在必得地端坐在主摊台上。袅袅丝竹之声萦绕四周,三名书童跪坐两旁,一人侍水,一人侍茶,一人则手持竹扇将这满台茶香轻轻扇送在越聚越多的人群中。

“骆公子果然人中龙凤,一表人才,不仅是世家子弟的楷模,将来成为天子门生,做得一方父母官,那才真是百姓的福气呐。”

“是啊。公子世无双,此情此景只应天上方有,奈何老朽我上世积德,今日也有机会得见公子一面呐。”

骆家摊台前来凑趣捧场之人越来越多,赞扬声近乎将清幽丝竹之声完全淹没。更有识趣的家丁,早将红包赏到那能说会道人的手里。

骆耀庭听得很受用,他微微侧身,身旁侍扇的小厮忙躬身过来,低头听命。

“那个叫孟知彰的书生,今日在谁家摊位?”今日的茶饼似乎有些过硬,骆耀庭用茶针狠力扎了两下。

“回公子,一家叫缘来茶坊的小摊子。”小厮跪着向前挪了挪,压低声音,“公子,需不需要我们派人去……”

此时派去前方探路的小厮跑回来:“知府大人的队伍还有一炷香时间就到了,请公子准备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