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买“金玉满堂”,一磨坊的人将庄聿白团团围住。
倒不是村中人家有多少闲钱买这些吃食。端午节虽比不得过年,但大小也算个重要节日。过节,就要送礼。
走亲访友探望长辈,带上这“金玉满堂”,一则名字吉利,二则价钱也算合适。最重要的是,连柳婶都说好,想必真的好。柳婶刚才还去孟书郎家买了一大筐回去,有人亲眼看见的。
柳婶何许人也,族长家的长房长媳!当年轰动一时的“肘子宴”,就是族长家为迎娶这位儿媳摆下的。端午节和族长家长媳备一样的礼,那绝对是有面子。即便家中不太宽裕的,现在花钱买金玉满堂,等过了节,手头省省就是了。
磨坊老板娘正在后院忙着,听说做“金玉满堂”的师傅来磨粉,手里的活儿也停了,拉过围裙边擦手边小跑着就过了来。
众人层层围着一个人,不用猜定是做“金玉满堂”的师傅了,老板娘忙分开人群向前挤。
能用面粉做出连柳婶都惊叹的吃食,想必是个道行极深的老师傅,这大热的天,一群人这样闹吵吵挤着,万一给闹出个好歹就不好了。
“‘金玉满堂’师傅在哪?”老板娘一边喊一边挤到前面,“快散开些,小心闷坏他老人家!”
“三婶你磨粉磨花眼了吧,哪来的老人家!”有人善意开着玩笑。
老板娘挤到人群中间,往那凳子上看去。确实,哪是什么老师傅?只见一眉清目秀、长相极为标致的小郎君,正端端正正坐在那里。
或许是人多,或许是天热,小郎君脸颊红扑扑的,神情带着几分紧张。
“这是孟书郎家表弟,刚来没几天。”有人帮着介绍。
“孟书郎长得那般高大,没想到这表弟倒挺斯文秀气的。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老板娘开了头,其他人也像找到了新话题,忙跟着问起来:“小郎君家哪里的?”“是否成亲?”“中意什么样的人”……
哈?这什么情况?说好的美食节目,怎么无缝切换到婚恋综艺?
众人围着庄聿白七嘴八舌一起说话,铺天盖地的问题砸下来……
老板娘石磨上离不开人,临走交代主要诉求,大手一挥说今日磨粉的钱免了,小郎君务必先给她家赶出来5份“金玉满堂”。
旁人一听都不乐意了,跟老板娘高声理论,明明是他们先跟这位小表弟预定的,怎么说也要排在磨坊前面。
“他表弟啊,不管怎么说,这金玉满堂得给我们留一份。知彰小时候掉水塘里,我还下去捞他了呢!”
“要这么说,也得给我们留一份!知彰五岁那年被他爹揍哭,我还拿了块糕哄他。”
“瞧瞧你!就吃你一口糕,你给人家孩子记了十年账!知彰小时候还在我们家睡过一晚,我跟谁说了?这样看来,我们也得来一份,不,两份!”
纷纷闹闹
吵吵嚷嚷
……
庄聿白头顶像炸开了锅,感觉有一万只喜鹊在自己上方盘旋。
一时的外向,带来永远的内向。他有些后悔出门前为何不查查黄历。
“抱歉!我……我家中灶上还烧着水。我先回家看看……”
庄聿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挤出的人群,更不记得如何甩掉肩膀、胳膊上扯住自己的那些手。从人堆挣脱后,他撒腿就往家逃。
……落荒而逃。
今天庄聿白算是彻底见识了孟家村人民的热情。或许孟知彰家这道柴门就是孙悟空画的圈圈,出了这门就有数不清的状况。
一口气逃回家的庄聿白不仅关了柴门,连房门也关了,藏在屋内躲清净。
不过这清净还没躲一会儿,“哗啦啦” 外面柴门就响了。
庄聿白耳朵一下竖起来,警铃大作。莫不是方才磨坊里的人追来了家里?
“装聋、装哑、装死”,庄聿白打算“消极避险”。现在家中没货,任谁来都没用。众人这份热情,他有些消受不起,总觉得会辜负人家好意。
嗐!暂时当个鸵鸟吧。
他躲在门后,透过门缝往外看。柴门原本简陋,“防君子不防小人”,外人若真想进门,也就是抬抬手的事。
来人见没人开门,竟真的将手伸了进来……
光天化日,追到人家里来。这…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吗?
不过来人确实不是外人。
孟知彰推门进来,正要转身将门带上,衣袖却被人一把扯住,还生拉硬拽将他往屋里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