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一世荣华 > 第9章 府记(三)

第9章 府记(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个大丫鬟昭碧,昭月都已熟悉,另四个小丫鬟却连名字也叫不上了。隐约记得有苏,云,琼这几个字,两个熏帐的小丫鬟,都是十三四岁年纪,圆圆的脸,看上去有几分憨厚,昭碧唤她们云露,苏露。萧卫儿顺便问道“还有两个叫什么?”

昭碧忙回道“有两个是在外面侍候的,叫玉琼,玉致。”

“到是好名字。”萧卫儿绕过屏风,脱下外衫,忙接过手炉,钻进被窝里。这屋子比起姑母的仪元殿可冷多了,虽说姑母节俭,但自陛下听说姑母胎弱后,就接连赐下银炭,使得仪元殿一直温暖如春。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套了件藕荷色绣芍药花纹云锦小袄,洗漱后,微用些粥,就见冯氏含笑而来。自入京以来,冯氏少有笑脸,事有反常即为妖,这话用在冯氏身上虽不大恭敬,却是实理。

萧卫儿揉了揉脸也笑着迎了上去“啊呀,卫儿还未去给二娘请安,二娘怎么就亲自来了。”她不过嘴上说说罢了,冯氏身为继室,原本没有要她日日请安的道理,她也没有这个打算。

冯氏心中感叹萧卫儿入宫以后又圆滑了许多,面上却一脸慈爱,执了萧卫儿的手,在屋里坐了。

“做娘的还不能来看看自己女儿了,卫儿何时回宫,我也好准备准备,给娘娘带些礼物,虽不值什么钱,也算尽一片心意。”

萧卫儿瞧她脸色就知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拿这个做个话引子罢了,料想除了姐姐的事,也没什么能让她屈尊来看自己,姐姐那人,小气又爱记仇,她亲娘就罢了,自己若是插上一脚,难免惹她记恨,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傻子才会参合。便道“姑母让我在家多住几天,不着急回去,二娘慢慢准备着就是了。”

冯氏见萧卫儿不接她的话,就有些着急,昨儿想了一夜,也没个好办法,自己不招皇后待见,不敢贸然去求,只能寄希望于萧卫儿“娘娘对你如此照顾,实在是你的福气,可惜少儿福薄,不能在娘娘面前侍候。”

萧卫儿倒要赞她一声好耐心,说了这些话,也不入正题,怕是能和朝上那些老臣比兜圈子的本事,她不提,自己更不想理,便岔开话题道“哥哥和爹爹去林祭酒府上了吗?也不知那林家小姐是怎样的人,若是个貌丑的,哥哥岂不吃亏。”

冯氏干笑了两声道“偏你会猜,皇后娘娘必是看过这位林家小姐,才赐的婚,岂会貌丑。娘娘不也是打听好了平襄侯家少爷相貌、品行才配给少儿的吗?要不我怎么说少儿福薄呢?脑子转不过弯来,若娘娘肯提点一二,我这做母亲的真要感激涕零了。”话还未说完,就取了帕子在眼角来回的擦。

萧卫儿吓了一跳,忙命昭碧端了盆水来,给冯氏洁面,又让昭月伺候冯氏重新梳妆,口中道“二娘且放宽心,以姐姐的品貌,无论嫁了哪个,都要放手心里疼着。”

冯氏心想,旁的不说,去做那不知排第几的小妾,怎么也高贵不起来,还能指望皇帝将她捧在手心里疼。听说丽妃容貌在后宫里最是出挑,还生了先太子,又怎么样,苟延残喘罢了。

“我只求少儿能顺利嫁进平襄侯府,断了入宫之念。”

冯氏既已说的这般清楚,萧卫儿若还没有表示便说不过去了,但有些话总要说在前头才好“二娘的意思,卫儿回宫后定转告给娘娘,只不过卫儿人微言轻,未必能起多大作用”

冯氏要的就是这句话,她可全没指着萧卫儿,倒是皇后那,都是自家侄女,总不能太过偏颇。既已达到目的,便不愿久待,心里还想多陪陪嘉哥儿,毕竟许久未见,很是挂念,昨儿光顾着少儿,冷落了他,兼又在气头上打了他一下,竟和自己生分了,这可了不得,总要做些往日他喜欢的吃食找补找补,还有秋日里做的衣衫也要拿去给他试试才好。

萧卫儿将冯氏送出院外,终于松了口气。命昭碧备了马车出门去,自入京来,她一直对秋水阁的吃食恋恋不忘,兼她素喜热闹,皇宫着实清冷了些,人人循规蹈矩,好没意思,便趁着父亲和哥哥皆不在家,出去玩乐一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