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又在任溪留的那个世界中流逝,教室里又再次坐满了同学,要午休了。
泡面的碗,满满当当的菜,香味中的油腻充斥鼻尖,表面的菜很杂很乱,好像是什么都来了点。
有的时候,任溪留的那个世界不仅仅可以靠着听觉和触觉来打破,还可以是一碗油腻腻却满满当当的饭菜来打破,为什么会打破?味道真的油腻到让人发晕。
任溪留顶着晕乎乎的脑袋,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在他桌子上装着饭菜的泡面桶,任溪留当时的世界,“词汇量匮乏”无法描述这场奇遇。
任溪留没有吃,因为他吃了就会吐,厌食贯穿了肠胃,但是这碗盛着饭菜的泡面碗,他盯了好久,用最真挚的感情行着注视礼。
午休,有好多同学不午休选择刷题,只要还有精神,就会一直一往无前。努力这两个字,不管你有没有跟他搭边,它依然与你的学生时代贯穿始终。
同桌卢文在准备最后十分钟睡觉的时候,悄悄地跟江兰舟讲:“我已经看任溪留盯着那碗饭好久了,一眨不眨的,这是吃不下?”
江兰舟不知道。
中午,卢文不打算吃食堂的饭菜,准备去吃泡面的时候,江兰舟特意让他买两桶桶装泡面,让他记得把另一个泡面桶带到二楼食堂老位置找他。卢文转念一想,心下了然,知道了江兰舟的意思。
江兰舟面前的两盘自助餐盘,一份已经吃完了,另一份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菜,可能怕别人吃不惯吧,所以什么都来点。
午休的铃声响起,任溪留端着饭出去,临近上课铃声才进来,手里的泡面桶水珠一晃一晃的。
下午,第三节课快结束的时候,有什么需要任溪留去完成的一样,任溪留终于从数学课本上抬起了头,看向了窗外。窗子扒着一个老头,身穿天蓝色的衬衣,带着和蔼的笑容,在看见孙子那一刻,和蔼中多了一份喜悦。手里那一大麻袋沉甸甸的,老头将袋口抓的很紧。
“哪位家长,可以出去。”讲台上的老师发了话。
任溪留出去了,第三节课下课铃声响了。
办公室里,班主任黄老师连忙给老头接了一杯茶水,让他坐下。
“冯老师,您年纪大了,还带这么多春笋,可有累着?腰疼吗?”黄老师的声音响亮,带着几分推脱不掉的客气,“您老,年纪大了,您给我带一把春笋就可以了,您给我带这么一麻袋的春笋,这着实让我过意不去啊?”
老头连忙摆摆手,“黄刚啊,我身体还行,不碍事。只要你不嫌弃我拔的竹笋就行。”
“你这说的哪里话?”
办公室外,任溪留站在门口,低着头,又在发着呆。趴在走廊阳台上的江兰舟,陆陆续续听到了办公室里的谈话。
“老师?!”卢文笑着撞了撞旁边的江兰舟的胳膊,“哎,他看过来了,快笑。”
就这样卢文咧着个大嘴朝着任溪留的方向笑着,而任溪留一脸有点惊讶的表情,他没想到卢文咧着个大嘴朝着他这边笑,旁边的江兰舟看着着实伤着脑筋,卢文着实让人意想不到。
江兰舟礼貌地朝着惊讶的任溪留点了点头,莞尔一笑。他立马拉着笑变形的卢文进教室做作业。
任溪留惊讶的表情归于平淡中的一点懵懂。
“卢文,你干啥要笑?”
卢文揉了揉笑变形的大脸:“这不是给
新同学留下和蔼可亲的形象嘛,他好不容易不发呆,怎么着也得给个笑脸吧!”
江兰舟点了下头,嗯了声,表示同意。
任溪留没有去上第四节课,而是跟着老头去了高中的外面。
这个高中坐落在随市的郊区,时不时传出涟漪似的读书的声音,荡漾在层层楼房中。
道路两旁是还没有完全舒展树叶的香樟树,公交站牌下的铁制板凳,坐着一位外公和孙子,夕阳的将他们打的泛起了光。
孙子抬起头问外公,“嘎公(外公),为什么还要在市里在租个房子?”
外公和蔼地摸了摸孙子的头,发昏的眼睛却澄亮的注视孙子,“心疼我的乖孙子啊。”
外公的家在市外不远处的一个宁静的村里,村里有着被蓝天印上去的蓝色水田,水田上有着青青幼苗。
高二那半年还有暑假,这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撑着薄薄的身体,给一个少年点了一盏清油古灯,古灯在一个小房子亮着,里面有着一个会笑的和蔼老头还有一个永远年轻的老太太,至此一个句号落在了他的笔尖。
任溪留的日记:
2023年3月 梨花带雨
我来到了这个学校,从高二下学期读书,疫情刚刚全面结束了声势浩大的战斗,我们飞出来了。
春天正在与梨花作伴。
我认识了一个人,名字我不知道。
我好像又记起了他,他好像问过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