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红楼]薛三皇子决定造反 > 第2章 穿越

第2章 穿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薛轲走到薛姨妈的房里,问了安,薛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吃着饭,薛姨妈就问。

“你母亲如今身体可好?”

薛轲放下手中碗筷,抿了口茶才回:“多谢婶娘关怀,已经好多了,我们上京的时候,母亲还说要我们多听您的话,敬着您。”

薛姨妈笑着点头又叫薛轲继续吃饭,不要拘谨,都当在家里一样。

只是一边儿吃饭一边儿说话,薛轲是真的不习惯,从小开始,除了宫宴,其他时候的一日三餐,都不能过多的言语,规矩是刻在骨子里的,就是换了个身子,这个习惯也没改掉了。

这顿饭吃的薛轲胃胀气但是没吃饱。

见薛姨妈放下碗筷,收了餐具,薛轲找了个由头就从正房撤了出来,走之前也同薛姨妈说了下午她会外出,晚上不能陪她一起用膳。

多少算是躲过了一顿饭,就怕再住几日,日日胀气。

薛轲和薛宝琴上京带的人并不多,也就两人的奶妈妈一家和贴身伺候的丫鬟和小厮。

宝琴的小螺同她住在贾母院中,锦荣长伴薛轲左右,两人的妈妈一家都窝在薛姨妈所住的东南角小院,还是有些施展不开。

而且此次送嫁,还带着宝琴的嫁妆,如今暂存在贾府里面,在薛轲看来,这真不是个好主意,要不是京中她家的院子还没收拾好,她肯定要把这些嫁妆放到自家的院子里去。

薛轲带着锦荣还有锦宁,锦宁是薛轲奶妈妈的儿子,他也知道薛轲女扮男装,不过他是个哑巴,就算是知道也说不出去。

薛父薛母对她身边的两个“小厮”都十分放心。

一出门锦荣就问:“大爷,咱们去哪儿?”

“叫你打听的荣宁二府的了爷们儿都爱去哪儿,你打听到了吗?”薛轲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尘问。

“打听清楚了,宁国公府的爷们儿都爱去东边胡同的一个院子,荣国公府的大老爷爱逛古玩店,有时候也去寻妓。”

锦荣一边儿说着一边儿跟在薛轲的身后。

“梅家呢?”

“梅家老爷前些日子又外放了,如今的梅家只有梅夫人和梅公子,梅家寻了关系,如今正在吴家的官学中念书,基本上不外出。”

“吴家?”薛轲停下脚步扭头看锦荣。

“吴家如今坐翰林院的头把交椅,而且他家出了皇妃,还生了位皇子。”锦荣小声说。

“梅家的产业呢?”

“主要是香料铺子,那位娘娘爱珍珠,梅家的珍珠粉有奇香。”

薛轲点点头然后说:“去梅家用咱家的钱开的铺子看看吧。”

锦宁闻言走在了最前面,成了三人中的引路人。

梅家是清流,铺子自然也是清雅非凡。

京中的一间名叫染雪香的香料铺子就是梅家如今的产业之一。

染雪香整个铺面不大,但是划分的十分清晰,门口是常见的香包,还有一些积年的散料,售价也十分的便宜。

往里走,铺子里面的一侧墙壁都是香料,可以调配制作个人专属的香包和香粉。

另一面是草帘分割的三个小隔间,客人可在内试香。

店铺内还有二层,能上去的都是各府上有脸面的妈妈们。

整个铺面香气馥郁但不刺激。

薛轲进铺子的时候,前来接待的则是个衣帽周全,面色俏丽的十七八岁的小厮。

自从醒来后,薛轲头一回见着如此打扮的男子,感到惊奇。

要知道,当今男子大多以不修边幅的男子汉气概为荣,像面前的这种却是少之又少。

小厮见薛轲仪表堂堂,虽然衣物布料算不上上乘,但是跟着伺候的两个小子也不是粗布麻衣,猜测其应是出自富庶之家。

立即上前招呼,“问公子安,不知公子是要看个什么香?”

说罢就引着薛轲往一侧的软垫上走去,安排坐定,又有另一个模样周正的小厮端上茶来。

薛轲看了一眼茶汤颜色清亮,氤氲茶香扑鼻,就知道这是个好东西。

巧的是这个茶她十分熟悉,这茶是黄山毛峰,薛宝琴的陪嫁中有座茶山就产毛峰,当年婚事定下后,每年产了茶,就送些给梅家。

梅家竟然用在了铺子里。

薛轲端起茶杯细细一看,是个漳窑的茶盅。

要是没记错,这套花色的茶盅是前些年薛母送给梅家的新年礼。

薛轲端起茶喝了一口,抬眸看锦荣。

锦荣心领神会的说:“我家小姐许了人家,听说你们家不仅备料齐全,还有一些稀罕货,我家大爷想替姑娘添妆,今日来看看。”

两个小厮听了立即作揖贺喜,然后说起铺子里有块沉香木,做添妆最合适不过了。

薛轲点头说看看,奉茶的小厮立刻去把沉香木捧了出来。

锦荣和锦宁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块沉香木是块女儿香,薛父去世的前一年,他们正在广东一带,这块木头也是薛父买了送给梅家的升迁礼。

如今却被拿出来放在铺子中售卖,多少是没把薛家的脸面和情谊放在心上了,少不得还觉得薛家就是给他们梅家供货的游商。

那小厮见薛轲并没有这块儿女儿香有太大的反应,但是身后的两个小厮神色吃惊,就知他们没见过好东西,心里想着他没看走眼,就要仔细介绍,门外进来一个差不多二十来岁的青年。

“梅五,大爷叫你们备下的香料备好了吗?大爷刚下学,在外头等着呢。”

梅五也就是那个面色俏丽的小厮朝着薛轲笑了笑先退了出去。

薛轲透过草帘看着那边儿,梅五先上了楼,又从楼上捧下一个点翠梨花木的匣子递给了青年。

青年打开匣子看了一眼确定没问题,就捧着出了门。

梅五还想过来给薛轲推销,她已经站了起来,指着沉香说包起来。

俩小厮欢天喜地的把沉香装进木匣,就听薛轲问到:“刚才那位大爷不知是那家的公子?”

梅五笑到:“听公子的口音怕不是京中之人吧。大爷是我们本家的公子,公子可能不熟悉。”

薛轲听了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梅五拿出账本请薛轲盖章,锦荣要盖平日的章被薛轲制止。

“用内个。”

锦荣不知薛轲要做什么,还是依照她的吩咐行事。

等到薛轲三人出了染雪香,梅五一看印章才知不妙。

因为她让锦荣用的是带有薛家标志的章。

梅五拿着账本在铺子里转了好几圈,才对梅六也就是另一个小厮说:“你拿着账本快家去,就说薛家上门了。”

梅家因这个章引出的兵荒马乱暂且不说,第二日薛轲当无事发生一般带着小妹宝琴去舅舅家做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