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战国逼我挥斥方遒 > 第35章 引起了外面的注意

第35章 引起了外面的注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今的红星营最大的短板便是兵器问题。之前猥琐发育,不敢大张旗鼓找铁矿搞冶炼,现在姬弘进退维谷,自顾不暇,若他们没有强大军队,恐怕有一天红星营要跟着姬弘一起跳沟里。

武器,是时候点亮这层科技树了。

一辆马车缓缓驶来,车前车后跟着十几名带刀奴仆武隶。

忽而,马车停下。奴仆回禀:“前方有人施工修路,需要绕行。”

齐玠撩开车帘,从马车上下来。

目之所及是热火朝天的修路大工程。一群光着膀子哼哧哼哧挖土砸石的民夫,还有一群汗湿了衣襟忙忙碌碌背土填砂的女人、老人、孩子!

周边支起了几个摊子,卖吃食和茶水。不过齐玠觉得摊主脑子不好,这里哪有生意可做。民夫都不舍得自带太多干粮,哪有闲钱买吃的喝的。

齐玠是见过修路的,而眼前所见,却与印象中的景况全然不同。

齐玠驻足,好奇地左右寻摸。

忽然,他恍然大悟,明白了不同之处为何。

修路本该是极苦的差事,民夫避之不及,需要大批监工监督实施。

可眼前这群人,只见民夫,不见监工。

缺乏监管,民夫竟能如此自觉?!

再有,这群民夫不似印象里的疲弱浑噩,反而精神抖擞,干劲十足。

再仔细观察,发现他们所穿衣物并非宽袖长衣,而是有点类似方便的胡服。

没听说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之风刮到滕国了啊。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有民夫走到茶水摊,花钱了一碗茶水一饮而尽。放下碗,民夫又投入到施工建设之中。

齐玠看得睁圆了眼。

他走到喝水民夫的身前,和气问道:“这位小兄弟,敢问前方是滕国吗?”

曾阿水道:“是啊,前方八里处便是滕国仓留邑,再往前十里,便是滕国坦凌了。”

齐玠暗暗称奇,一个庶民农夫说话竟有条不紊,似乎还懂数算之道。

齐玠又问:“敢问,你们是滕国征调的民夫吗?”

曾阿水挠挠头,憨厚道:“我们并非君主征调的民夫。我们里正大人要修建此路,才贴出告示,高薪招工修路。”

齐玠眼睛又睁圆了一个度,惊呼道:“给工钱!?”没听过哪个国家征调民夫给工钱的。领工钱的活计还叫苦役吗?

曾阿水肯定地点点头,道:“很多工钱!”

齐玠失语。望着上百人的施工队伍,这得多少钱?!

突然想到此行的目的,就是打听滕国各类珍奇货物之事。从滕国售出的各类物品,卖与百姓的价廉实用,卖与贵族的新奇精巧。只要货品来自滕国,便不愁销路。

他本来跟随彧子出使赵国,彧子注意到滕国流出的各类货品,找到商贩略微盘算一回买家收入后,大呼‘惊天财富’,而后便派他前往滕国查探清楚。

现在见来,想来传言不假。小小滕国,不知从何时起,竟富庶起来。

齐玠勉强笑道:“也是,滕国有各类珍奇货物,卖去他国,换来无数钱财,才能有钱发给百姓,让百姓心甘情愿修路。”

曾阿水却摇摇头,道:“非也。滕国官府才不管民生之事。即便有钱了,也会被贵族瓜分、收入囊中;即便修路,也是征来免费苦役,并不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我们里正真正为老百姓着想,急老百姓所急,踏踏实实为老百姓谋福利、办实事。”

这一番话意思不难懂,用词却甚是怪异。

齐玠盯着曾阿水看,说他是个目不识丁的庶民农夫吧,这一番话虽怪异,却不难听出说此话的人是读书识字的文化人。可曾阿水怎么看,怎么都是农夫啊。

齐玠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觉得此次滕国之行会带来意外收获。

他问道:“敢问小兄弟,仓留邑是否有休憩之地供我们这一行人留宿?”

曾阿水道:“有啊。你们去找红星营,只要你们交了钱,他们就会为你们提供住宿和膳食。”

“红星营?”

曾阿水点点头,道:“营长就是我们的里正...”

话未说完,被一旁的曾老伯打断道:“你们进了村,见到人便说想留宿,自有人领你们去找主事人。”

齐玠连连感谢,坐上马车扬长而去。

增老伯叮嘱儿子,道:“下次被傻乎乎地一个劲儿向陌生人透露里正的信息,给里正和仓留邑招来祸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