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战国逼我挥斥方遒 > 第17章 吓人的教官

第17章 吓人的教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多亏于尚达的鼎力支持,小坞村的村民不仅把自己麻线卖给侯方遒,还“煽动”周边村落的亲戚好友,漫山遍野打来苎麻,与侯方遒交易。

好家伙,他们收来的生产资料里,苎麻线竟然占了八成!与侯方遒预计的情况正好相反!

原本,侯方遒估计,纵然麻线价格高出了五倍,但把打来的苎麻加工成麻线,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相反,不经加工的苎麻山上到处都是,虽然便宜许多,但也相当于

是地上捡金子的好事---白捡来的,是以,村民应倾向于打苎麻才对。

看来,她不仅低估了村民对金钱的热爱,还低估了村民对诈骗手段的警惕性。

幸亏他们遇上了诚实重诺的她,不然,定会被骗得连草鞋都不剩。

不过,也是这次收苎麻的经历,侯方遒记起了上辈子书本里的文字。

因着管仲大搞经济改革的关系,齐国除了发展农业、渔业、盐业,还重点发展了手工业。齐鲁地区纺织业发达,对内,人民多文采布帛,对外,已能“冠带衣履天下”。说

明齐鲁地区已经普遍养蚕种麻。

想到这儿,侯方遒内心的激动滞了一下,那些村民只给她苎麻,没有蚕丝!

到底是留了一手。

多想无益,先漂亮搞定贩布这件事,自然就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侯方遒把所有人被分成了四个小队。第一小队五人,负责使用刮麻器取麻。第二小队四人,两人制作晾衣杆用以晾晒苎麻,一人从第一小队处抱取刮好的苎麻先浸水后晾晒。

第三小队两人,负责熬煮米汤。第四小队四人,负责上浆和纺织。

流水线作业,有条不紊,尽然有序。

纵然有刮麻机和纺车两件利器,但也不是全然不需要人力的。

侯方遒调整好经线和纬线,便让几个成年人一起把大纺车搬到河水里。

流水经过水轮,输出动力,水轮慢慢开始转动,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定子自转,随着纱条开始卷绕,布匹逐渐开始成型。

众人看呆了。所有人停下了手上的活,张大嘴巴,屏息静气,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眼前大家伙。

良久以后,他们的目光聚在了纺车下面检查装置的侯方遒身上,震撼于她的深不可测。

赵昕三人彼此对视一眼,相视一笑,他们歪打正着,竟然赌对了。

有如此神器,他们定能轻松完成生产任务,早日供货给货商,拿到货款。届时,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随着最后一丝太阳余晖的消失,田野间响起了虫鸣声,此起彼伏。

众人劳作一天,腰酸背痛,却异常亢奋,仿佛好日子触手可及。不用侯方遒吩咐,元蘧主动要求留下来,睡在纺车旁,看守这个令人直呼神奇的大家伙。

侯方遒身上的谜团越发多了。她丝毫不吝啬分享自己的财物。明明自己的米缸即将见底,却关心别人有没有吃饱。还身体力行,带着人,漫山遍野挖野菜。她懂德颇多,诗句信手拈来,该是读过书。但读过书的人,鲜少不孤傲,不屑与庶民奴隶为伍。

她却不同,与所有人同进同出,同寝同食,一起工作、玩笑。好像所有人在她眼里,没有身份等级之分。

她还很有礼貌,尊老爱幼。偶尔看到别人的苦难,会流露出难过。

似乎,她并非只有心黑手狠。

良沂甩甩发酸的臂膀,洗净手后,小心拿起织好的布帛,轻轻抚摸,感受布料传到手掌的轻薄触感,再看那洁白胜雪的泽,眼中的满足渐渐被犹豫取代。心里斗争了片刻,还是忍不住找到侯方遒,语气带上了前所未有的敬意:“您看这布帛,如此轻薄,如此洁白,纵然卖六十刀币,也大有人趋之若鹜。您真的只打算卖五刀币吗?”

纵然见识了纺车织布的省时省力,也听懂了侯方遒那晚的商品经济理论,但看到如此成品后,想到它被如此贱卖,她就忍不住肉疼心痛。

其他人听到此话,忍不住围拢过来。帛女劝到:“我儿,这一看就是上等布料,比丝绸也差不了多少。当真如此贱卖?”

侯方遒接过布帛,安抚道:“我像是会吃亏的人吗?你们放心,这批布料,我们卖五十刀币。五刀币的价格是针对未加工成麻线苎麻织成的布。”

侯方遒指了指还在晾晒的苎麻,“就是这批苎麻,明日就能绩麻,上浆纺布。但因为脱胶时间不足,比不得村民交过来的麻线,故,纺出来的布不如我手里的洁白和透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