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 第14章 糟了,该怎么把谎圆回来

第14章 糟了,该怎么把谎圆回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14章

从蕲年宫回来的路上,李世民碰到了一个熟人:

在咸阳城门遇见的那位老者。不过,对方身边现在还跟着一个少年。

他生怕再次擦肩错过,急忙喊人停下车,让蒙恬快抱自己追上前相认。

老者见到他同样激动不已,连声感叹“茫茫人海,老夫竟能与小友再次不期而遇,可见你我确实颇有缘分”。

李世民是爽快之人,兴奋之下就想请老者二人去旁边的酒馆坐坐——

哪怕他现在不能喝酒也吃不了菜,总比站在大街上吹冷风好得多。

然而他正想开口邀约,却发现了一件来秦国后从没留意过的事:

他没钱。

秦王从没给过他一文钱。

他现在是一个身无分文的大秦公子。

他只好窘迫地看向蒙恬,尴尬朝他眨了眨眼睛,期待他能明白自己的暗示。

蒙恬似乎看懂他的暗示了,立刻如临大敌般把他举高又抱远了几分,火急火燎地抱着他转身就往回跑。

李世民懵了,忙大声问他,

“你要把我抱去哪里?快送我回去!”

蒙恬脚下生风跑得更快了,

“回王宫已经来不及了,二公子先忍一忍!下官先去找处溷,请稍等片刻...”

李世民听完这话,小胖脸一下就羞愤得红通通的,他紧张扭头看了看被远远甩在身后的老者,突然有点欲哭无泪。

这是他一心想拉拢的大才啊,为什么要在对方面前展现自己如此不堪的一面!

他一把紧紧拉住蒙恬的衣襟,咬牙切齿道,

“快带我回去!我不想去溷,我只想找你借点钱!”

蒙恬猛地停下脚步,不敢置信道,

“二公子不是想去便溺吗?”

李世民没好气地瞪他,

“我不想去!我只想找你借钱!”

说着,就把准备请老者他们吃饭的事说了,蒙恬倒也没说什么,立刻掏出一个钱袋来,

“下官出门前家父备了些钱,二公子想用就拿去花,不必跟下官说借字。”

李世民紧紧盯着蒙恬手中鼓鼓囊囊的钱袋,眼睛忍不住红了,心也酸溜溜了——

同样是当爹的,蒙武的父爱是满满一袋钱,秦王的父爱是只有十来个字的信....

真是爹比爹,气死儿啊!

但看在钱的份上,李世民立刻原谅了蒙恬让自己丢脸的事,挥手喊道,

“走喽,我们去请客!”

老者倒也没矫情推诿,立刻喊上少年跟他们一起踏进了那家酒馆。

...

秦国有十分严格的禁酒令,但管控的主要对象是乡里农人,秦法规定所有田舍乡间都不准卖酒,以免农人喝酒耽误农事。(1)

而城市里虽然有酒卖,价格却十分昂贵:为了避免国人滥饮酒而浪费粮食,秦国酒的售价是远超成本的十倍,普通庶民根本买不起——

而私自酿酒解馋,也是被朝廷严令禁止的。

这时代物资匮乏,这家酒馆里最好的下酒大菜,也不过只有烹羊肉、烤乌鸦、蚂蚁酱和生鱼片四样。

而据店家所说,这已经是雍城最好的酒馆了,菜色也是最多的。

蒙恬把这几样菜全点了,又给李世民单独点了份蛋羹和煮羊奶,另外还买了几坛酒和一碗韭菜,至于主食则要了黍米饭。

不得不说,在当下,这已经是非常丰盛奢侈的一餐了。

老者抚须点头,笑眯眯对身旁的少年说,

“蔺成啊,你也学着点,与朋友交往,在能力范围内要尽量大气些...”

被称作蔺成的少年连忙点头应下。

李世民转头稚声稚气问他,

“你也姓蔺呀?是蔺相如的蔺吗?”

这个姓氏并不常见,是韩康的子孙以赵王所赐的封地“蔺国”为姓而来。

也就是说,眼下姓蔺的应该都是赵国人,那他们二人也是从赵国来的吗?

蔺成坦荡自报家门,

“没错,我确实出自赵国蔺氏一脉,蔺相如正是祖考。”

祖考就是已经故去的祖父,李世民暗暗吃了一惊,没想到随口一问,还真问出个蔺相如的孙子来?

蒙恬听完一下就警惕起来。

众所周知,蔺相如在世时,正是秦赵之争最激烈的时期,作为赵惠文王器重的股肱相邦,他自然献上了许多攻秦弱秦的计策。

虽说各为其主,这也是人之常情,但蔺相如的子孙纵便再不成材,也能靠着他留下的恩荫谋个官职度日,他突然跑来秦国做什么?

在蒙恬看来,只有一种最大的可能:是来秦国当间者打探情报的!

他悄悄握紧了拳头,如果真是这样,绝不能让他们知晓小公子的真实身份!

哪知他刚这么想,老者就端详着李世民问道,

“你又是谁家的小娃娃?我看你不过才一岁左右,却比当年的甘茂之孙甘罗还要聪慧不少,你家长辈一定很为你骄傲吧?”

李世民嘻嘻笑着,悄悄瞟了一眼蔺成解下来放在席上的配剑。

蔺相如为赵国呕心沥血最后吐血而亡,偏偏让他这般殚精竭虑应对的正好是秦国。而现在的燕赵大地,看人不顺眼拔剑就砍的游侠之气最为盛行。

万一蔺成也沾染了游侠之气,一得知自己就是秦王之子,当场跳起来要杀他报仇怎么办?

虽然蒙恬和藏在附近的卫卒肯定会尽力保护他,但李世民很欣赏老者的为人和才识,不想把事情闹到难堪的地步。

秦王,只好先委屈你一下啦。

他立刻甜甜答道,

“我叫李世民,是李家的孩子。”

反正他又没骗人。

正想胡乱替他回答的蒙恬立刻松了一口气,小公子真聪明啊!

老者听完若有所思,

“李家?你莫非是陇西郡守李崇家的子孙?”

李世民认真点头,没错,前世确实是这样的。

“是的呀,我就是陇西李家的。”

他又指了指蒙恬介绍,

“他叫恬,是我阿父手下最厉害的年轻人。”

蒙恬朝老者笑了笑致意。

老者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

“怪不得!难怪那日在咸阳城门,你竟能在吕不韦跟前说上话,原来竟是这样...”

小家伙那日助他免却一场灾祸的恩情,他可一直没敢忘记。

老者满眼慈爱地看着李世民,

“陇西李氏自来才俊辈出,难怪你这小娃娃也如此不俗。世民?济世安民,心怀天下,你阿父对你寄予了厚望呀孩子!不过,你又跑来雍城做什么?”

李世民假装没听到最后这个问题,歪着脑袋笑嘻嘻试探,

“是呀,我阿父希望我以后能有出息,正想给我请个老师呢。阿翁,你又叫什么名字,你又是谁家的阿翁呀?我可以让我阿父请你留下来,做我的老师吗?”

老者抚须的手一顿。

蒙恬一听就急了,对方是赵国来的间者,如何能做公子的老师?

蔺成见眼前玉雪软糯的天真孩童,正一脸企盼地望着老者,心中十分不忍,急忙出言解释,

“可惜荀卿早就不收弟子了,先前有许多人来拜荀卿当老师,都被他老人家拒绝了。”

李世民闻言一怔,大脑中闪过了片刻的空白,下一瞬,他的心口开始怦怦地剧烈跳动起来。

荀卿?这是他知道的那个荀卿吗?那个说出让他贯行了一生的“君舟民水”治国理念的荀子?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黯然,认真回答起李世民的话,

“老夫姓荀,名况,无妻无子,自然也当不了阿翁。老夫虽然早年读过几本杂书,稍稍有些许才学,如今却到了快入土的年纪,岂敢托大耽误你这聪明娃娃?”

蒙恬急忙起身一拜,

“原来阁下竟是荀子前辈,晚辈有眼不识泰山,失敬了!”

能被世人尊称一声“子”的人,无一不是当世难得的硕学大才,就算在只遵法家的秦国,人们对待荀子这样的大儒也是十分敬重的——

更何况蒙恬还知道,荀子是唯一一个公开称赞过秦国的大儒。

连带着,他对蔺成的防备也放下了几分,赵王再如何能耐,想来也不能说服荀子来当间者吧?

李世民眨着清澈的眼睛认真打量老者。

自己一心想要拉拢的大才,竟然真是大名鼎鼎的荀子?

说起来,荀子虽有大儒之名,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儒者。

他既吸收了老师宋研‘儒墨兼修’的思想,又公然提出“人性本恶”“制天命而用之”等主张来反对儒家一些传统观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