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恋恋罗曼史 > 第2章 合作

第2章 合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才少年作家”。

——十年前,所有人都这么称呼肖宇。

那是一个冬夜,三年一度的纽斯奖正式宣布赛果,一位来自华国、名为肖宇的16岁少年凭一篇约两千字的散文脱颖而出,一举击败文学大咖,夺得桂冠。

纽斯奖是国际性的散文大赛,在文学界的含金量无异于体育界的世锦赛。多少散文作家穷极一生也无法达到的高度,这名初出茅庐、过往没有任何正式参赛经验的少年,竟就这么突然站上了巅峰。

各路媒体争相报道,少年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只是肖宇当时的年纪太小,华国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考虑,对其身份及家庭信息进行了高度保密。

少年因此从未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所有参与采访的媒体都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连纽斯奖奖杯都是由第三方代领,肖宇本人及其家属均未出席现场。

这个举动可谓是将所有人的好奇心吊至巅峰,全世界都在猜测这名少年的真实身份。

众人本以为肖宇会在夺得纽斯奖后正式进军文学界,没想到肖宇自赛后便销声匿迹,没有再进一步的动作。

考虑到肖宇的年龄,大部分人又推测肖宇目前或许会更加注重学业。毕竟华国注重全面发展,肖宇总不能靠一个纽斯奖啃一辈子。

等他学成毕业,各国的文学组织或是出版社自然会向他抛出橄榄枝。

但群众对此类荣耀的关注总是消逝得很快。

有些内行人士还公开表示,如果肖宇不趁着刚获奖的势头再接再厉为以后铺路的话,不出三个月,大家就会把这位天才少年忘却。

而且灵气这种东西容易被磨灭。等肖宇完成应试教育再重新执笔,说不定就会像仲永一般,泯然众人矣。

然而不管外界如何议论,肖宇确实就这么沉寂了两年。

直到两年后,各大媒体的头条忽然又再次被另一则关于肖宇的新闻占领:网络爆文《听风识人间》的作者“潇潇雨”,竟就是上一届纽斯奖的夺冠者,天才少年肖宇!

这下不管关不关心文学界的网民全都炸了锅。

《听风识人间》早已火出平台,成为去年知名度最高的网络小说之一。多方企业争相签下版权,连载两年不到,影视化、动画化和广播剧就一个不落,还陆续发行了四国语言版本,在其连载平台登顶年度爆文TOP1。

这是潇潇雨的第一本长篇小说,而潇潇雨本人也凭《听风识人间》在网文界一书封神。

尽管早就有不少人发帖分析过潇潇雨绝对不是第一次写小说,很可能是某个大佬的马甲,但由于听风跟肖宇获奖散文的风格相差甚远,从未有人将肖宇和潇潇雨联系在一起过,更没想到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中,肖宇不仅没有泯然于众人,反而是天降紫微星,老天追在他屁股后喂饭吃,轻而易举地再次站到顶点!

“你也看见热搜了对不对!”

座位对面的刘芥子察觉到沈忆的动静,用脚踢踢沈忆的小腿,“咱们刚刚还在说听风呢,刚说完,肖宇居然就要回归了,吹一句我的嘴开过光不过分吧?”

刘芥子比沈忆大一些,但也算沈忆的同龄人,跟沈忆一样,看过肖宇的热潮猛然掀起,又倏然倒下。

沈忆缓了缓呼吸,佯装镇定地开口问:“你也知道肖宇?”

刘芥子隔空翻沈忆一个白眼,理所当然道:“废话,咱们搞文字工作的,能不知道这颗天降紫微星吗?”

沈忆无语片刻。

刘芥子大学读的3D动画专业,鬼知道她知不知道啊。

产品经理探头过来,凑热闹道:“什么什么,在说谁?”

“潇潇雨,写听风跟无双那个,你不是才看完听风的动画吗?原作就是潇潇雨。”刘芥子似乎很兴奋,全然忘记现在已经是上班闭麦时间,开始对产品经理夸夸其谈。

“什么,无双也是他写的?”产品经理震惊,“我刚开始追无双改编的电视剧!”

刘芥子笑道:“那你看剧的时候肯定把片头曲跳过了,老大几个字写着‘原作:潇潇雨’呢。”

被扒出马甲的肖宇当年很大方地公开承认了自己就是听风识人间的作者潇潇雨,还在社交平台注册了官方账号跟读者互动。

虽然在真实身份这方面,肖宇还是选择了继续保持神秘、未曾公开露过脸,但肖宇在社交平台的粉丝跟小说的热度显然成正比,像雨后春笋一样直线暴涨升高。

他实在太特别了。

肖宇写的小说没有华丽繁复的辞藻堆叠,大部分剧情简洁又直白,但描写大场景时又是动感十足,男女主之间的情感过渡得也十分细腻流畅,轻易就能将读者的情绪调动起来。

而那些曾经在听风底下骂过肖宇文笔小白的读者,在看过获得纽斯奖的散文后,又不得不打脸承认他的文学底蕴远比一般人要深得多。

毫无疑问,在肖宇认领了“潇潇雨”这个笔名后,第二部小说《无双》的热度甚至超越了《听风识人间》,在一个字都未发布时,就已签下好几国的翻译出版合同和影视化合同。

肖宇的一切似乎太过顺利。

这位天才少年将名气、金钱以及地位尽数收入囊中的那一年,不过18岁而已。

于是,一场对所谓“天才”的盛大围猎与狂欢,开始了。

刘芥子说到一半,又忽然道:“不可思议,我以为肖宇这辈子都不写了。

“为啥?”产品经理沉迷吃瓜,搭了个话茬。

刘芥子故作深沉:“因为树大容易招风。”

华国对肖宇的保护仅限于未成年时期,后续是否会公布身份,全凭肖宇本人的意志。

在肖宇成年及高调认领笔名后,部分媒体为搏眼球蹭热度,开始播报一些关于“天才”的花边新闻。而肖宇的狂热粉敏锐地捕捉到这层松动,也开始扒起肖宇的个人信息。

很快,疑似肖宇就读的学校、疑似肖宇的正面照片、疑似肖宇的私人联系方式等讯息便被发布到网络,陆续引发不少新型骗局。紧接着,疑似肖宇早年在网络发表的不当评论、疑似肖宇组团霸凌同学、疑似肖宇私生活混乱的传言也跟着出现在各大平台的爆料贴中。

祸不单行,《听风识人间》的电视剧刚上线不久,饰演两位主角的演员又先后陷入丑闻,原著小说受到牵连被疯狂举报,就连获奖散文也被质疑代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