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天气晚来秋 > 第7章 名曰祝余

第7章 名曰祝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日下着雨,她在门外花墙下避雨,被黄老汉发现,盛情难却,进门稍歇。萧持钧在楼上书房,下楼时望见她坐在一楼的角落,在喝黄老汉的姜茶,淋得一身都是雨。他折返回去,取了件寻常的披风,递过去时看见她讶异的表情,匆忙放下瓷碗,朝他行礼,他将披风放下,并未多言语,却在离开时被叫住。

回过身她已跪倒在地,萧持钧拧眉上前,半蹲下来注视她,问她这是要做什么。

祝余哀求他不要将今日在此见过自己的事透露给太子。他低声应了,轻轻扶起她,心里有些难以形容的异样,之后萧持钧没有在戏班子再见过祝余,那日的偶遇两人都并未再提起。

后来黄老汉告诉他,祝余在偷偷替太子妃送信,是裴家的关系,每月都要送去城外。

变故发生在一个月后,送信回来的路上,祝余被歹人跟踪,她对京中不熟悉,走投无路之际想起黄老汉的戏班子,抱着孤注一掷的决心往西市跑。

老头子正准备用晚膳,锅里菜还热着便听人讲有个姑娘闯进了戏班子,担心是有人闹事,围裙都还未解下便去了,与祝余正面撞上,认出来她是上回避雨的姑娘,黄老汉将她往身后一护,替她收拾了跟在身后的尾巴,领她去了戏班子那处小院。

待黄老汉把饭菜端上桌,祝余才知道,今日萧持钧也是要来的。方才逃窜时,她撞到了小腿,黄老汉取了些自己常用的药酒,让她先去内室揉一揉,出来时萧持钧已经坐在桌前。

她上前行礼,被萧持钧止住,而后示意她坐下吃饭。

一顿饭吃得祝余心里七上八下,局促得很。等黄老汉收拾好碗筷,将月带进来个女医师,萧持钧让她再给祝余瞧了瞧伤腿,留了些药膏。

等其他人都离开,院中只剩下她与萧持钧,祝余同他道谢。萧持钧不说话,一时间气氛有些古怪,祝余隐隐察觉他像是在生气,不敢再多说,怕惹得他更加不快,于是准备起身回宫。

萧持钧在这时叫住了她:“回去后同太子妃讲,这信往后就送到此处便可。”祝余立马就要回绝,他却不容置疑地执着道:“我的人会将信送至城外,此事不会再有其他人知晓。”祝余这才确认,萧持钧此刻的心情确实不太好。

但她还是拒绝了萧持钧的好意。只是后来在京中遇到麻烦,有时会自己往戏班子躲,一开始还是挑萧持钧不在的时候,后来被萧持钧撞见几次,他也并未多说什么。

就这样一点一点试探接近,她渐渐与黄老汉熟悉起来,老头子待她亲近,偶尔萧持钧来的时候,他们会一起用饭。

在帝京的第一个冬日,黄老汉制了汤锅,挑了祝余送信的日子叫她来吃饭。那日京中大雪,纷纷扬扬,冻人得很,雪路难行,祝余送信回来时比以往晚了些,推开院门,黄老汉和萧持钧坐在屋内桌前,并未动筷,在等她用饭。

锅子暖身,祝余很喜欢。

用过饭,萧持钧便上楼歇息,他今日面色不太好,祝余踟蹰着,最后还是去问了黄老汉,这才得知萧持钧手上的旧疾,近日天寒,怕是有些不好。

等下次再来小院,萧持钧便得了一只袖炉,就放在他书桌上。晚间祝余来时,他正在窗边看雪,听闻他遭了陛下几句训斥,想来应是心中不快。

等她走近看,萧持钧真拢了那只袖炉在手中,她站在窗前,低头去看他,萧持钧忽然问她:“你叫什么?”

是在问她的名字。祝余愣了愣,有些不解。

萧持钧说:“令仪这样文绉绉的,不像是北境的名字。”说起北境,他脸上露出些追忆之色,又看了看窗外的雪,不像是指望她开口的样子,祝余看着他,这才知道原来他去过北境。

沉默了一会儿,她开口道:“祝余。”萧持钧闻言一顿,没想到她真会回答。

祝余有些不习惯地跟他介绍:“我娘取的,说是书中的一种草,长得像韭菜,吃了可以果腹。”抿了抿唇,又解释道:“她是大夫,北境苦寒,有些花草也可入药,她对这些比较熟悉。”

后来在祝余消失的那三年,萧持钧偶然在一本书册中见到了这句话:“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那册书现在还放在他的房中。(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