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天气晚来秋 > 第2章 莫不令仪

第2章 莫不令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祝余一愣,萧持钧此刻面色不算好,除了受伤后的苍白,还有些说不出来的阴沉,习惯使然,她微微有些紧张:“先前跟着太子妃,时有提及,因而知道得比旁人多些。”

见她答得一板一眼,萧持钧顿了顿,意识到自己失态,收敛了些情绪,却又有些难以克制地唤她:“小鱼,我很担心你。”

祝余一愣,垂了垂眼,不知该说什么,好半天才低低地“嗯”了一声,随后又缓缓俯下上身,趴靠在萧持钧手边,一只手虚虚攥着他的虎口,闷声道:“我知道的。”闭上眼,就这样伏在榻边不再言语,知道她有事瞒着自己,也不愿说出口,萧持钧有些无奈,但还好人就在自己身旁,他收拢手掌,蹭了蹭她软绵绵的脸颊肉,也没再逼迫她说些什么,半晌,一直不说话的祝余突然又出声:“对不起。”

是为分别的这三年,也是为自己现下的隐瞒,萧持钧没说话,握住她的手,轻轻晃了晃,察觉到他的动作,祝余笑了笑,回握住他的手,也学他轻轻晃,萧持钧低下头,盯着她半边脸,心绪翻涌,良久,只是用指尖挠了挠她的掌心:“原谅你了。”

闻言,祝余有些讶异地直起身,动作间牵扯到手臂的伤处,疼得她下意识紧缩,萧持钧托住她的手臂,这才发觉这里有一道旧伤,正欲出言斥她毛躁,就被她拉住手:“真的?”

祝余不明白。

从前她惹萧持钧生气,都得哄上三两天,他这人看着温和好说话,实则端得厉害,说话又喜拐弯抹角,在与人交际上,她话少,又比较迟钝,绕着绕着就容易会错意,常弄出乌龙来。

他细细看了看祝余手臂上的伤口,又皱起眉头,触了触另一只手臂,没有再看到其他伤处,这才看着她,故作轻松地揶揄道:“我若与你置气,指不定哪日,你便又如变戏法一般……”言罢错开目光,不再看她,只握着她的手,低着头继续道:“消失了。”

温热的体温从掌心传递过来,仿佛方才只是一句埋怨的玩笑话。

祝余沉默下来,轻柔地摸摸他的手心,想起上一世重逢,是在几年后的大雪天,她追杀一名宵衣卫入了深巷,杀完人听见身后的脚步声,还没来得及拔剑,就听见他的声音。彼时他应是伤心的,但祝余没敢相认,翻墙便走,从始至终都未转过身看他一眼。

后来是发现宵衣卫在跟踪他,她半路设伏截杀,受了点伤,在青州城外休养,遇见了黄老汉,翌日便在门外见到了风雪中的萧持钧。当时他应是恼恨的,日日冷着脸,悉心照顾了她月余,却不曾与她说几句话。

“令仪——”

黄老汉的声音从门外远远传来,祝余起身去开门,只见黄老汉身后跟着个老头和小孩,慈眉善目的,她迎了人进来,那人仔细瞧了瞧萧持钧的伤,就去解萧持钧的衣裳,祝余见状出了门,背过身抱着手在檐下站着。

等伤口处理好,便听见萧持钧唤她。

她应了声,这才又进去,那老郎中将手中的伤药递过来,随行的小孩上前领她去竹编的屏风后,祝余这才发现,是个小女孩,黄老汉察觉到她身上有伤,怕上药不方便,这才舍近求远,多走了几步,去寻这老郎中来。

小女孩年纪虽小,手下动作却老迈,上药也伶俐,揭开衣裳后,看见祝余身上错落的疤痕,“呀”了一声,祝余竖起食指“嘘”了一声,她便闭紧了嘴。

等送走郎中爷孙,擦洗完身子 ,已快到天亮时分,天边露出些鱼肚白,村子里的农户晨起开始生火。

黄老汉也在灶房里,还没进去就闻到了熟悉的香味。祝余倚在门边,静静地看着黄老汉,老头子原是蜀地人士,做得一手好菜,后来久居京城,当地人冬日喜爱煲汤,便又习得一手好汤品,先前在帝京,萧持钧来东宫时常常带着黄老汉的汤给她。

烟熏火燎的,现下两人都受了伤,黄老汉在下热汤面,瞧着有些像青州风味,煮了香浓的汤底,还炒了些新鲜的浇头,察觉到祝余在看她,黄老汉抹了抹脸:“饿了吧!”说完递给祝余一双筷子,让她先吃些浇头垫一垫。祝余接过但并未动筷:“黄叔……”

话还未说出口便被黄老汉打断:“嗨呀,别整些唧唧歪歪的,回来就好,老头子不在意这些。”

黄老汉很高兴,但又想起什么似的:“不过跟二公子你可得好好说说,这些年都去哪了……”一边说还要一边探头出去看,提防着萧持钧听到:“小鱼儿,我瞧着他正伤心呢!”

祝余闻言点点头:“您放心,我会同二哥好好说的。”黄老汉这才满意地继续搅和锅里的面,约莫是真的高兴,嘴里还哼起了小曲儿。

雨停了,夜里还有些风,祝余静立在小院的屋檐下,抬头去望未散的乌云,上苍垂怜,让她重活一世,及时救下萧持钧,黄叔也还活着,这是最好的年岁,一切都还来得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