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杰负责开车。
约翰抱着空空的骨灰罐坐在副驾驶座上,心情闷闷地问:“杰,华国有「人道治疗」吗?”
“没有。”杰说,“但华国有「姑息治疗」。”
约翰不解,“这有什么区别吗?”
杰解释说:“区别就是,「人道治疗」是安乐死,患者在「治疗」当天就结束痛苦了。但「姑息治疗」相当于是停止治疗,在这一过程中,患者需服用药物减轻疼痛,亲朋好友则给患者提供精神支持。”
约翰想了想,说:“这不是为难患者吗?明明可以一针结束患者的痛苦,但却要这么拖着,让患者吃药慢慢等死。”
杰难得很有耐心地解释说:“「安乐死」在华国是不合法的,就算是「姑息治疗」也是很多华国人不能接受的。”
“为什么?”约翰问出这话后,自个儿先反应了过来,“哦,我知道了,他们肯定跟我一样舍不得家人离开。只要还有希望,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希望,大家也不愿意亲人放弃治疗,而是希望亲人能挺过去,活下来。”
“倒也不只是这个原因。”杰淡淡地说,“华国讲求「孝道」,子女要表明「孝顺」,就需要不惜代价为父母治疗。”
“假如子女主动提出「姑息治疗」,别人就可能攻击子女「不孝顺」,甚至父母也可能责备子女「没良心」、是「不孝子」。”
“在这种社会风俗压力下,哪怕父母本人主动提出「姑息治疗」,子女也很可能因为怕被人指责而不同意。”
“啊?”约翰感觉很不可思议,“第一该考虑的不该是父母的意愿以及骨肉亲情吗?我怎么听你说的,好像这个所谓的「孝道」比骨肉亲情更重要?”
杰意味不明地笑了下,悠悠说:“「孝道」在华国是一个很深的命题,不是一两句可以说得清的。”
“「孝道」表明上是在讲骨肉亲情、讲子女「孝顺」,实际上是在讲一种「尊卑」秩序以及「服从」逻辑。”
“子女天然地就比父母要「低一级」,必须要「服从」父母,不能顶撞父母。”
“父母在家庭关系里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皇帝」、「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