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姨娘却是个受不得激的,虽然也知道小韩氏的这番话,就是在故意说给她们听的,可心里还是止不住地在意。
她心里暗暗地想:是啊!都是庶出的闺女,凭什么凤婵韵就能坐上去,而她生的凤婵蔻就不能?
这不是明晃晃地告诉旁人,她生的闺女,比不上大韩氏生的吗?
想到这里,她成功跳进了小韩氏挖的陷阱里,把矛头对准了大韩氏,酸道:“姐姐可别藏私,也教教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女儿教得惹人喜爱,讨到老爷和夫人的欢心。”
“姐姐自小在老爷身边服侍,想是最懂得如何讨好当家人的。”
大韩姨娘原是凤丞相年轻时身边的婢女,娶了安氏之后才抬的姨娘。
李姨娘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揭人专揭短,把大韩姨娘的底子给揭了个干净。
大韩姨娘心中恼怒不已,但她忍气的功夫向来好,没有当众刺回去,而是平心静气地道:“大姑娘好,也都是老爷和夫人教得好,我没有什么可传授给妹妹的。”
“小韩妹妹说得对,好与不好,都是个人的造化罢了。造化好的,生不生、生儿生女都一样,造化不好的,是生儿子也无用,生女儿也无用,不生也无用。”
一句话,把桌上的所有人都给拉了下来。
两位没有子女的姨娘就不说了,其他有子女、但是子女够不上主桌的姨娘们也是心中一梗。
李姨娘率先忍耐不住,质问道:“你说谁的孩子无用?”
又转头对尤姨娘道,“姐姐真是好脾性,这样的话都能忍下来,人家说你生得再多都无用呢!”
眼见这边的声音越来越高,旁边的凤婵蔻立即扬声道:“六弟弟,你给二姐姐准备了什么礼物?”
一句话,成功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止住了姨娘们的话题。
凤卓诜是个藏不住事的小孩子,听到凤婵蔻的问题,特地回头看了看丫鬟手中拿着的礼盒,先高深莫测地说了一句:“等交给二姐姐的时候,四姐姐就知道了。”
说完又忍耐不住炫耀的欲望,透露道:“我听说二姐姐喜欢古籍,我的礼物,她一定会喜欢的。”
这下,谁都猜到他的礼物是什么了。
凤婵音陪着凤丞相和安氏来得晚些,走到厅外的时候,正好听到里面的最后几句话。
她是习武之人,耳目灵敏,隔着一段距离,其实已经把几位姨娘的口角听在了耳朵里。
她暗自叹了一口气,人多是非多,都是父亲的错,好好地纳这么多妾室回来,全是事儿。
今晚是为她举办的家宴,她比谁都希望宴席能够和和乐乐地开场,和和乐乐地结束。
凤婵蔻机智地化解了争端,她也就当什么都没听到,言笑晏晏地和弟弟妹妹们见了面,交换了礼物,又认了认几位姨娘,就入了席。
宴席看着是今天才临时准备的,但其实安氏很早就开始在筹备这事了,只不过是没有声张而已。
她以休沐时家里要聚聚的理由,提前吩咐管事们把该采买的东西都采买了,把库房里会用上的东西也提前清点了,只等凤婵音到家了,就能立即用起来。
所以,不过半日的时间,詹氏和凤婵韵就张罗得有模有样了。
整个丞相府,从外面看不出什么,但是从里面看,阖府都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的。
不像是在办一个小家宴,倒像是要办什么大喜事。
用小韩氏的话来说,她进门的时候,都没有那么大的排场。
就这,安氏还尤嫌简陋寒酸了,对凤婵音道:“等你去见过老夫人了,家里再给你办一场更大的家宴,把族中的亲戚们都请来,好好热闹热闹。”
说完,担心凤婵音这些年在明月观清静惯了,变了性子,不喜欢热闹了,又补充道,“当然,这都看你的意思,你要是喜欢,我们就办,你要是嫌吵闹,我们就不办了。”
办啊!
为什么不办?
凤婵音最喜欢热闹了。
她立刻就道:“我不嫌吵,就按母亲说的来办就是了。”
“到时候,不仅要请族中的亲戚,最好再把京中的年轻姑娘也都请来做客,我好多交些手帕交。”
“我在明月观多年,如今下山了,除了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没什么同龄的朋友。”
一番话说得让人又好笑,又心酸,安氏拍着她的手道:“好,那就办,办得大大的,一定让你交到很多朋友。”
凤卓诩揶揄道:“自小就喜欢排场,这么多年还是没改。”
好好地,他突然揭小时候的短,凤婵音上一刻还乐呵呵的,下一刻就黑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