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淼的到来,并没有掀起什么剑拔弩张的奇怪氛围,反而让班级讨论变得更加热闹。
毕竟,她不仅是个新面孔,性格还大大方方、直来直去,没什么架子。该问就问,该怼就怼,丝毫不扭捏,简直像一股清流,硬生生把我们班从学神争霸赛的高冷模式,拽回了人间烟火气。
在国际部与我们班之间来回流窜了一周后,她发现我们班大多数人的数学思维极好,可能是老师讲题逻辑性特别强,于是,在又一节数学课开始前,她干脆抱着书本径直走进来,选了个视野绝佳的座位——最后一排。
倪老班一进教室,看到她,明显愣了一下:“你是?”
黎淼抬头,语气自然得仿佛早已是这个班的一员:“老师您好,我是国际部的黎淼,我想蹭课。”
倪老班:“……”
教室安静了几秒,然后——
“哈哈哈哈哈哈哈!”
“妹子,你是真的勇,这也太直接吧?”
“笑死我了,第一次见有人这么光明正大地蹭课!”
倪老班哭笑不得地扶了扶眼镜:“你们班老师知道吗?”
“当然。”黎淼点头,理直气壮,“我们是走班制,上不上课随我便。”
倪老班肉眼可见地沉默了一下,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行吧,那你低调点。”
就这样,我们班的数学课,从这一天起,偶尔会多个旁听生。
她的加入,让班里其他女生很快跟她熟络了起来。
课间,几个女生围成一圈,话题自然地聊到了她蹭课的事。
寇静蝶在当事人面前,立马表达了自己的震惊:“黎淼,你居然敢直接跑来听课,你是社交恐怖分子吧。”
黎淼挑眉,笑得肆意:“有什么不敢的,又没犯法。”
“蛙趣!”连绮露惊呼出声,举起大拇指连连点赞,“你这心态太洒脱了,我要向你学习。”
我在旁边听着,也忍不住喟叹:“你刚来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你是个傲气的精英预备种子,没想到你这么好相处。”
黎淼一脸无奈:“傲气?为啥给你们这种错觉啊?”
“可能是因为你站在教室门口喊苏岱容的时候,气场太强了吧。”我打趣道。
她愣了愣,随即撇嘴:“那还不是因为他不搭理我。”
听到这话,连绮露立刻八卦道:“哎,你当时是不是有点生气?”
“还好吧。”她左手指尖转着笔,懒洋洋地说,“只是没想到他这么直白地拒绝。”
“嘻嘻嘻,我们也没想到。”连绮露颇有些幸灾乐祸,“你是不知道,当时班上好几个人都在等着看你们的巅峰对决,结果他一句‘没时间’就直接终结了比赛!”
黎淼听完,无奈地笑了笑:“他一直都这样吗?”
我愣了愣:“什么?”
“就是,不太喜欢跟人交流。”她的语气有些无奈,“但给我的感觉,怎么说呢,有点直接,但又不是真的冷漠,没有完全冒犯到。”
我点头:“他就是这样的人,有时不太喜欢被打扰。”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似乎在思考什么,片刻后才淡淡道:“但我看你问他问题的时候,他倒是挺耐心的。”
我:“……”等等,她这是什么眼神?
她没再多说什么,转而感慨:“不过,他跟我不是一个风格的。”
“啥意思呀?没懂。”寇静蝶问道。
“我做题喜欢换思路,他更习惯按照逻辑推导。”黎淼撑着下巴,随口分析,“所以,他应该很少主动问别人问题,都是自己想。”
“那你呢?”寇静蝶追问。
“我会。”她笑了笑,语气坦然,“毕竟多交流思路,能提高解题速度。”
她说得轻描淡写,但我却从她的表情里,看出了属于强者的自信。
她真的很喜欢数学,是能让人感受到真心实意的一份热爱。即使去了国际部学习A-Level课程,不再需要练习普高的一些知识点,她仍然因为单纯的兴趣跑来我们班蹭数学课。或许在别人看来,这种行为有些匪夷所思,但对她而言,喜欢就是最好的理由。而且,她完全不觉得“向别人请教问题”是件丢脸的事,反倒乐在其中。
她和苏岱容,也确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风格,但偏偏又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甚至连班里几个数学成绩平平无奇的同学,也摸索出了经验——
“感觉黎淼的部分解法更适合应试,学着学着就能掌握一些技巧。”
“但苏岱容的思路更严谨,适合想打牢基础的人。”
“要是二者的思路合体,那在考场上无敌!”
渐渐地,黎淼在我们班蹭了几次课后,一些女同学也会主动去国际部找她。
“黎淼,我的数列题总是错,你怎么看?”
“黎淼,概率论的这部分,你还有别的解法吗?”
“……”
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如果你遇到自己以及大部分同学解决不了的难题,想快速得出答案,或者推导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那么可以直接在班里问苏岱容;但如果你想要更灵活的解法,或者找捷径提高解题效率,那就试试去国际部找黎淼。
有时,黎淼会在操场、食堂被围住,形成一个流动的教学点,甚至在小卖部碰上,也能随口扒拉几句。
我也时不时会请教她一些问题,毕竟她的思路活跃,经常能找到不同的解法,有些题甚至比苏岱容还快。
这让我有些惊讶:“我滴个乖乖,你咋这么会找捷径咧?”
她语气坦然:“因为我之前文转理啊,现在又在学A-Level,计算能力有时比不过你们,索性就换个思路。”
她又自嘲地笑了笑:“毕竟计算不用自己动手,敲计算器就行。”
我盯着她看了几秒,突然意识到——她跟我,反而比她跟苏岱容更像。
她的数学很强,但她的思维方式更偏向分析,而不是推理。就好像……一个高配版的“我”。
想到这里,我开玩笑地问:“那如果你和苏岱容比上一场,你觉得谁会赢?”
她挑眉:“你怎么也学那些人搞什么数学对决了。”
“随便问问嘛。”我笑嘻嘻道。
她认真想了一会儿,很快得出结论:“短时间的话,可能是他。”
“为啥?”我有些费解。
“还能为啥,他做题的速度比我快呗。”她翻了个白眼,又理性分析道,“但如果是一些竞赛题,涉及到灵活解法的,我可能会占点优势。”
她一本正经地解读,居然还挺有道理。我忍不住感慨:“没想到你还挺有自知之明。”
“那当然。”她笑得坦然,“涉及到做题的输赢,肯定要把对手研究到底啊。”
我:“……”等等,啥时候还真成对手了?你俩之后走的考试路子根本不搭边啊亲,这完全就是你单方面宣布的吧。
黎淼的到来,虽然丝毫没有影响到苏岱容的生活习惯,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班的课堂氛围,倒是确实比之前更加活跃了。尤其是在数学课上,遇到拔高的附加题,倪老班偶尔会点她和苏岱容回答,给大家做个解析示范。
“这道题,黎淼,你来说说思路。”
她站起来,流畅地讲解了一遍,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嗯,很好。”倪老班点头,随即目光一转,看向苏岱容,“那看看能不能换个思路,你来。”
这时,余一衡偷笑的声音从后排飘来:“哈哈哈哈哈哈,老倪故意的吧。”
而苏岱容也只是站起来,神色淡定,他的推理过程极其严谨,几乎没有什么漏洞。
等他讲完后,倪老班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不同的方法,但都能得出正确答案。”
她的目光扫过两人,语气欣慰地打趣道:“看来你们两个,私底下要是有空的话,可以互相切磋一下啊。”
教室里顿时一片起哄声。
黎淼耸耸肩,语气随意,却又透着一股自信:“我可以啊,毕竟仅限数学嘛,我过来就是想多交流交流。”
她看向苏岱容:“你呢?”
教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目光都集中在苏岱容身上。
他慢吞吞地转头,目光平静,摇了摇头:“不用。”
全班:“???”
黎淼:“……”
“好家伙,你是真的一点面子都不给啊。”她忍不住“切”了一声。
“我习惯自己想。”他语气很平静。
“行吧。”她无奈地摊摊手,“随你咯,毕竟我只是个毫无地位的旁听生。”
全班哄堂大笑。
我也忍不住乐了,这两人还挺有意思。
黎淼的交流挑战再度失败后,大家终于意识到一个现实的问题——苏岱容是真的不怎么主动和人交流学习。无论是黎淼,还是班上其他人,想找他讨论问题,他几乎不会主动搭话,但只要你开口问了,他就一定会回答,而且讲解得非常清晰详细,绝不敷衍。
于是,大家总结出了他的一大特点:问不主动,答不敷衍。
黎淼对此深感无奈:“我还以为他只是对我这样,结果他对所有人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