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如意听管事将事情安排的周到,点了点头。她走到桌子旁边写下名字,又将买扑的数额一并写在纸上,将信封投进了箱子里。
……
三日后,管事遣伙计传来买扑的结果,姜如意顺利租下了铺面。
阿芍听见这消息,头一个高兴起来。
她从厨房里搓搓手,激动的朝姜如意说道:“前些日子,小娘子才说要租铺面,想不到如今当真就租下来了。”
姜如意听着外面伙计的传话,从蒸凉皮的平锅上抬起头来,惊喜的看看阿芍,也没料到事情这么顺利。
她又低头看一眼锅中相比之前进步了不少的凉皮,脸上露出个笑容来。
姜如意请外面传话的伙计稍等,自己用个小竹片在平锅中一划,将凉皮轻巧的倒出来,关火洗干净手,然后带着阿芍去了一趟清月楼。
清月楼里,姜如意同管事签了契,现场付过银钱,租铺面的事终于尘埃落定。
姜如意看看眼前的铺面,开始琢磨着将里面拾掇一番。
如管事口中所说,这铺子平日里维护的很是精细,墙面地面皆很干净,地板也很齐全,没有断裂缺角的。这地板用的是结实的木板,脚踩在上面触感温和,声音也比青石板要安静。
除此之外,靠墙的地方还留下了两个小木架子,可以用来放东西。
姜如意找来工匠打了柜台,又在厨房里摆上结实的木架子,厨房门口挂上隔油烟的帘子,先前留下的桌椅却是旧的。
姜如意请人将这些旧桌椅搬走,皆换成了方正的高足桌子,每张桌子配了凳子。这方桌面积小,不占地方,平时可以分开摆放。若是一桌人多了,又可以拼在一起当大桌子用,十分便利。
这买扑加上换桌子找工匠的钱,加在一起足足花去十五两。
姜如意晚间算一算这花销,不由得又叹气,但转念想想刚租下来的铺面,又觉得值。
就这样,姜如意白日里忙活铺面的事,傍晚在州桥夜市摆摊,顺便向食客们宣传了一波即将上新的凉皮。
食客们听说有新吃食,皆面露期待的点点头,说等姜小娘子开张了,一定要去光顾。
姜如意闻言客气的笑笑,少不得送上一份五香豆腐干或紫苏饮子,食客们皆高兴道谢。
几日之后,姜如意的铺面终于开张了。
清晨时分,铺子里传来阵生火做饭的声音。
这会儿天色将将亮起,还不到客人上门的时间。厨房里面,姜如意趁着没人的工夫,先给自己和阿芍做了碗凉皮。
将经过水洗揉出来的面筋上锅蒸了,再把滤出来的粉浆,用个木勺子舀入平锅中,灵巧的手腕一晃一转,粉浆就均匀的摊开,然后开小火蒸制成皮子。
经过这几日的尝试,姜如意终于对面里加多少水,以及蒸皮子的时间,摸索出个大概来。
她耐心的在灶台前等着,见平锅中的粉浆由透明转凝实,面糊表面开始鼓泡,手脚利落的用小竹片自下面一划,一张蒸好的皮子,迅速落入旁边早已准备好的盘子里。
这蒸出来的凉皮不厚不薄,既能完整不破皮,嚼起来又劲道有口感。
姜如意看了一眼,十分满意的点点头。
等蒸了几张皮子之后,她手上的动作越发熟练起来,就见她倒粉浆晃锅小竹片再一划,很快就蒸了十几张。
等将这蒸好的皮子放凉,又用刀切成半寸宽的条状,里面加上胡瓜丝和焯过水的豆芽,又将蒸好的面筋切大块,放进碗里。
将这一碗凉皮里倒入料汁、蒜水并芝麻酱和辣子,却先不拌开,等吃之前再拌匀。阿芍在一旁看着,连忙抢着端碗。
“小娘子,我来端吧。”
“好。”
姜如意见阿芍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点了点头,干脆将手里的碗放下,先一步去外面坐下。
因着是夏天,姜如意提前将两侧的窗户打开,又在上面挂了遮阳的小帘子,平时不用的时候卷起来,用的时候再将帘子放下,又方便又好看。
透过窗户望出去,街上有三两个行人路过,看见这新开的铺面,再看看门口挂着的布幌子,皆好奇的朝里面望一眼。
姜如意朝客人笑笑,还未说话,阿芍已经从厨房里端着两碗凉皮走出来。
这凉皮原本是米白色的,上面铺了绿色的胡瓜丝和黄色的豆芽,颜色本就鲜亮诱人。上面又浇了棕色的料水,浓郁的芝麻酱,并一抹红汪汪的辣子,用筷子这么一拌……
门口刚才还在犹豫的食客们见了,不由自主的走进来,吸着口水,指着那碗凉皮好奇问道:“小娘子,请问这是什么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