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么长时间了,他还未见过阿兄喜欢什么吃食呢,似乎连门都极少出,尤其不爱去人多的地方。
自己每一次闯祸,都躲在阿兄府上,一定要买点好吃的报答他才行。
就是不知道他爱吃什么。
裴拾盯着车厢里闭目养神的裴昭,歪一歪脑袋,认真的思索起来。
……
小庵堂里,传来哒哒切菜声,姜如意正在做饭。
将洗好的菘菜切条,干香蕈用水泡发切丝,胡萝卜切细条。豆腐先用温水清洗过两遍,然后切拇指大小的豆腐块。
锅中放素油炒香葱姜,然后将三样蔬菜丝下锅。
只听“滋啦”一声响,食材接触到锅里的热油,上面的水分溅起一串细小的水珠,然后飞快的蒸发掉,紧接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自锅中冒了出来。
厨房外面,静宛努力吸了吸鼻子,透过窗户好奇的向里面瞧:“姜姐姐今日又做什么好吃的?”
经过这几日相处,静宛早就被姜如意的厨艺折服了,整日一口一个姜姐姐的叫着,连圆脸都似胖了一圈。
姜如意看着静宛嘴馋的模样,不禁弯眼笑笑,朝她回答道:“香蕈豆腐汤,油用的也是素油,待会儿就能吃了。”
静宛清脆的“哎”了一声,然后就趴在窗户上,安静等待饭做好。
姜如意任她在外头等着,手底下不慌不忙,等蔬菜丝炒够了火候,往里面加一大碗热水,然后手脚麻利的将豆腐块扔进去。
等汤熬好的工夫,姜如意在案板上将面和好,烧热铁锅开始烙饼。
随着铁锅温度缓缓升高,饼的一面逐渐变成金黄色,姜如意利落的拿铲子翻了个面,饼在半空中划出个漂亮的弧度。
等饼烙的两面金黄,里面绵软适口的时候,旁边的香蕈豆腐汤也煮好了,她又往汤里勾一层薄芡,这顿热腾腾的饭就出锅了。
静宛一见到饭菜出锅,连忙勤快的端碗搬凳子,等将筷子摆好,她迫不及待的朝小木桌上看去。
只见奶白浓郁的汤上飘着点点油花,里面浮着四方白嫩的豆腐,红、绿、黑三色蔬菜点缀其间,如丝如缕的,一眼望过去煞是好看。
“尝尝味道怎么样。”
姜如意给自己和静宛两人,一人舀了一碗汤,她将勺子里的汤吹凉,这才朝嘴里放去。
嗯,入口顺滑咸香,因为主料是豆腐的缘故,这汤熬出来格外的鲜美。
三种蔬菜丝被油炒过一遍,带着蔬菜自身的甜味,其中香蕈丝更劲道些,吃在嘴里别有一番风味。
静宛喝着这香蕈豆腐汤,再配着金黄的烙饼,边吃边不住的点头。
“姜姐姐的手艺真好,最近这两日,师父都说我胖了。”
姜如意听着静宛的言语,忍不住朝她脸上看一眼,想抬手捏捏她的胖圆脸,但是又忍住。
她笑笑说道:“小师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是要多吃些的。”
静宛点一下头,乐呵呵说道:“师父也是这么说的,姜姐姐你跟师父说的一样,那肯定是对的。”
姜如意闻言笑了起来,在小庵堂里住了这几日,她发现慧慈师太对这位小徒弟,着实十分疼爱。
有时候,自己在厨房里摊些蛋饼,静宛溜过来偷吃,慧慈师太知道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了,姜姐姐和也师父一样,叫我阿宛吧。”
静宛吃着饭还不忘说话,突然她一拍脑袋。
“对了,刚才来的时候师父交待过,等姜姐姐吃完饭了,就过去一趟。”
“师太找我有事?”
姜如意纳闷的眨眨眼睛,等她吃过饭后,匆匆朝佛堂走去。
佛堂里,慧慈师太正在和人谈话。
“那糯米糕味道确实好吃,却不是庵里做的,而是借住在庵内的姜小娘子所做。上回因着礼数,这才分了些给香客们,却不好再跟姜小娘子提的。”
慧慈师太看着面前坐着的贵夫人,脸上露出副遗憾的表情,慢条斯理喝了口茶。
宋氏听慧慈师太这样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想起前几日那糯米糕,想着以后再也吃不到了,心下颇觉得遗憾。
姜如意迈进屋内,见慧慈师太有客人,正想说晚些时候再来,慧慈师太却笑眯眯的出声叫住她:“姜小娘子来了。”
姜如意见状,这才朝屋里走去。
“听说师太有事找我?”
慧慈师太笑眯眯的摇摇头,朝宋氏身上一指:“却不是我找小娘子,而是这位夫人,因着前日里吃过小娘子做的糯米糕,直夸姜小娘子的手艺极好。”
从姜如意进门开始,宋氏就一直盯着姜如意,见她朝自己看过来,宋氏眼神立刻一亮。
她问道:“听闻那糯米糕是姜小娘子自己做来吃的,就是不知道那糕,小娘子卖不卖?”
宋氏这话说出口,自己先不好意思起来,忍不住朝姜如意笑笑。
姜如意看一眼满脸不好意思的宋氏,又看看表情高深的慧慈师太。
意外又惊喜的眨眨眼睛——
这是,有回头客找上门了?